(上一章是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你是說功高震主?」任安樂臉色一變。
「不錯。」
姜辰點了點頭:「一山不容二虎,一國不容二君,在你們帝家執掌兵權的時候,韓家必然寢食難安,所以,哪怕你們帝家和韓家聯姻,韓家必然對帝家除之後快。」
當初頒下聖旨,靖安侯與當朝皇子共享皇位繼承之權的數年後,靖安侯得一女,視為掌上明珠,太祖聞之欣喜,親賜名梓元,並降旨帝家,許下忠王嫡子與帝家幼女的婚事。當年的忠王韓仲遠,便是如今的嘉寧帝,忠王嫡子便是如今的韓燁。後來,靖安侯曾多次向韓子安請辭皇位繼承之權,韓子安始終沒有答應。韓子安駕崩後,留下遺旨立忠王為帝,世子韓燁為太子,而那道傳位聖旨裡最後一句卻是——帝家幼女,上承於天,斯得重任,榮封太子之妃。
「……我想你也應該知道,這個女人就是你。」
姜辰看了任安樂一眼,說道:「不過,這可不是什麼殊榮,而是對你們帝家的死亡倒計時。如果用溫和手段,那就在和你聯姻後,用溫水煮青蛙的辦法,將帝家一網打盡,但可惜,這次採用的不是溫和手段。」
當初聯姻的聖旨這對帝氏一族來說,是天大的榮譽。可是對太后孫氏來說,卻是天大的恥辱。因為對於韓子安來說,娶孫太后只是完成了一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事,他對太后只有髮妻的敬重,卻無愛慕之心。帝盛天才是韓子安心中那個割捨不下的女人。
因為帝盛天,自己丈夫的心不在自己身上,因為靖安候,自己兒子的皇位也受到威脅,帝家成了太后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太后為了永絕後患,才在她以為先帝和帝盛天死後,在親生兒子嘉寧帝的算計下,利用一封假的聖諭誣陷靖安侯通敵賣國,其中左相姜瑜和忠義侯古云年就是幫兇。
最後,姜辰說道:「……也就是說,當年帝氏一族和帝家軍被誣陷通敵叛國,與嘉寧帝、太后、左相、忠義侯,這四個人脫不了關係,他們也將是你任安樂的仇人。」
「你怎麼知道?」任安樂聽到姜辰的話面無表情的問道。
「因為我是神人。」姜辰說道。
「神人?」任安樂怎麼也沒想到,姜辰竟然找了這麼一個理由。
「對,而且我還知道你弟弟還活著。」姜辰說道。
「我弟弟?」
「帝燼言。」姜辰說道。
「你知道帝燼言?」任安樂抓住姜辰的手,說道:「他在哪裡?」
姜辰看了任安樂一眼,沒有說話。
「你有什麼條件?」任安樂問道。
「我要你成為大靖王朝的女帝。」姜辰說道。
「女帝?」任安樂微微一愣。
「對,我就是想要你成為大靖王朝的女帝。」姜辰看了任安樂一眼,說道:「你在安樂寨招兵買馬,不會是在利用安樂寨的兵馬入朝吧?如果你想安樂寨的人全部死了,你就應該這麼做。」
在劇中,任安樂與韓燁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成為了大靖國的帝后。在以後長達50年的時間裡,任安樂和韓燁共同治理著這片廣袤的土地。任安樂,曾經的江湖俠女,擁有著無盡的勇氣與智慧,她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協助韓燁處理各種朝政大事。而韓燁,作為大靖國的皇帝,擁有著高超的領導才能和深思熟慮的戰略眼光,他指導著任安樂,使她逐漸成為一位出色的皇后。
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大靖國呈現出一片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城市中,街頭巷尾充滿了歡聲笑語,田野裡,農民們辛勤勞作,期待著豐收的喜悅。而國家的邊境,也在兩位主角的英明領導下,安寧祥和,無戰事糾紛。人們都為這美好
的時光而感到滿足與感激。
但這只是劇中的情況,姜辰可不想要劇中的情況。
因為劇中的情況是不符合姜家利益的。
更何況,在姜辰看來,這部劇最大的看點就是告訴他,滅了別人一家沒關係,只要有女的存在,可以一睡解千仇。所以,他在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也毫無顧忌的抄家滅族。
只要遇到那些一睡解千仇的人,就享受享受,如果不是再殺了就是。
「你胡說八道。」
「任安樂,你看史書嗎?古往今來,擁有私人兵馬的人,哪一個有好下場?當然,和我做交易,我就讓你成為女帝,如果你不想做交易的話,我馬上就離開。」姜辰說道。
「為什麼要我做女帝?」任安樂問道。
「很簡單,如果你不做女帝,我對你的投資就不能利益最大化。如果你失敗了,說不定我的家族也會因為受到你的連累而被抄家滅族。更何況,你的父母家人,八萬帝家軍等著你去報仇雪恨。」姜辰說道。
「說了那麼多,你有什麼實力幫我報仇?」在聽到姜辰剛才的話後,任安樂有些相信姜辰的話了。
「實力?」姜辰一拳轟出。
轟!
前面的一座山頭被夷為平地。
「這……」
任安樂和苑琴目瞪口呆。
一拳轟平了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