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戰鬥又完全不一樣,眼光銳利的人一看周楊,兩手空空,握住捏合之間,大手收成實拳的樣子,骨頭關節還略微突出一些,就知道這人是修煉拳腳武功,不是注重兵器之人。
以兵器作為主修,一大半實力都要靠外物施展,需要長年磨鍊,基本是武器不離手,必須要掌握勢,圓潤手感。苦苦的相互淬鍊。看人拿著什麼兵器,就知道是修煉什麼。已經有了依賴性。
這樣的刻苦,有一段時間不掌握兵器,實力都要下降大半。
理論上說的無招無式,什麼手中無劍,也只是理論,不可能實際操作。在實際搏殺之中,完全不能做到。
一般來說,武者只會選擇一種武功來主修,因為時間不夠。也不可能在有限時間,就把武功境界參悟到這麼超脫的地步。
換成修士,那還差不多。
可是修士,主修的攻擊手段,又是威力巨大,有天地之力的各種神通。這麼高境界的武學修為,能到的是鳳毛麟角,到高境界,有雞肋那樣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境界,武功,是兩方面的事。如同法力高深與神通多少,為兩條修煉方向。武者最主要的還是突破氣血境界為主,這是根本,搏殺戰鬥技巧只能放在第二位。注重武功,氣血積累肯定要落下。這兩方面都非常耗費精力。
周楊透過前一場戰鬥的觀摩,也只能看個大概,對方的劍術不似赤霄門派的刁鑽,自成圓潤,或正或奇隨意轉變,究竟是什麼樣子,清楚說不上來。但還是能看到幾點影子軌跡。
有無劍派,側重的是劍意修煉。只要參悟劍意,變招就是瞬息之間。很難看透,也推測不了對方的招式路子,從而提前預判。能看到這幾點軌跡,已經是周楊眼界經驗的極限。
中場休息的時候,落敗的赤霄門派弟子也走下高臺,除了顯得失意的氣息衰弱之外,渾身上下沒有任何傷痕。他收起長劍,獨自待在一旁,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等待的時候,氣氛一變,有種說不清的意味。
蕭楊和茂懷各有打算,其中蕭楊不停撫摸鬍鬚,輕扶正了一下冠帽,笑臉盈盈,顯得心情大好有極大信心。茂懷則在沉思,表情已經沒有喜樂變化。
周楊並沒有表明背景來歷,而對方是門派弟子,這樣的名頭對應的是強大實力,相比較來說,茂懷自然是先就信心不足,已經不抱多大希望,只希望能平和收場。
哪怕最低等級位置的門派弟子行走江湖,進行歷練,都是修煉有成才會出來,不容易對付,這名聲確實很大。
過了一會時間,對方重新恢復精力之後,緩緩的走步上臺,周楊見此,也抬動腳步。
一走上高臺,他更看清前一場戰鬥之中用劍破壞的傷痕,刻在石板材質上面,好像巨獸的鋒利爪子扒拉狠抓過一樣,一條條,一道道,重疊交差,有三十多道。
很難想象,剛才劍接觸檯面的時候並不太多,可是短短時間裡就出劍這麼多次,留下三十多劍印記,真實的出劍攻擊,實際上比這還多。
“你不用兵器?”這個少年,沒有直接動手問了一句,眼睛之中有些懷疑之色。
“我不擅長兵器,還是空手最好!”周楊緩步拉開一段距離,有接近三十步左右,卻是想要有些空間,才好應對也好能夠提前觀察。太近的話,瞬息就至,他連那劍術的一點軌跡都看不到了。
他雖然是擅長拳腳近身戰鬥,但對方劍術高超,還看不清路數的話,這距離要是一開始這麼近,反而會對自己不利。
看到周楊距離這麼遠,就是步法全力一躍,也需要幾個呼吸才到,這名少年也沒有靠近,等他衡量好了停住腳步,才說道:“你雖然是空手,我還是要用劍,你別說我欺負人!”
這距離衡量,當成禮讓,送給周楊了。這名少年,也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沒有任何動搖,還是持著長劍不放手。單獨又提醒一下,不會主動放棄優勢。
武者戰鬥,其實只要不是太過厲害的外物,有沒有兵器,這中間的差距還比較小,周楊面對的長劍,也沒有到靈器級別,只是凡兵寶劍,靈性都不強,還算不上以寶物來欺負人。
周楊輕點了下頭,沒有再多說,凝聚了心神,等待一劍出手。他最厲害的武功,無疑是奇遇得到的三鼎神拳,講究的就是猛然爆發,越積蓄力量,爆炸內斂氣血之力越是威力大。這樣一聚力,全身的架勢氣息都不一樣,氣血波動濃厚的一擴散,有遇到巨大猛獸的一種威脅。
稍微一感應到這種變化,有無劍派弟子目光一收,手一晃,腳下發力一躍踏步,身子衝了過來!
這人戰鬥經驗豐富,連急促劍招都打不慌亂,肯定是不會給周楊多餘蓄力機會,一先動手,刷的一劍,直取中路。
他這一劍,如雪光白,那冷白寒芒能激起面板反應,人一面對,眼睛不由自主全關注到這道劍芒上,沒有多餘視線,因此一時真的是劍如天幕,盡皆是白。
這樣的視線轉移,是人面對危險時的本能反應,只能關注到來臨的威脅。周楊在這一刻,耳中也聽到了鏘的顫鳴,同樣沒有雜音收入。
啪!
一連串的反應,跺腳發力,改變方位,再反衝,周楊一動,人宛如被彈出去一樣的動作幹練,快速無比,急促!
從側面切入,用肩膀一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