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戰士的偽裝似乎不太有效,至少現在看來如此。
電蛟蛇幾乎把鼻子都貼了上來,醜陋的大嘴也已經張開。
雖然坐在機甲內聞不到它的口臭,但在那黑乎乎的嗓子裡閃動著的藍色電球仍讓馬平安起了一聲雞皮疙瘩。
這玩意據說有三萬伏啊,真不知道水裡怎麼會有這種玩意的,水不是導電的嗎...
馬平安想著《變異志》上關於電蛟蛇的資料,嘴裡嘀咕了一句,心裡卻怎麼算怎麼沒底。
雖然就算普通的機甲都有電阻層,但能否承受得起三萬伏的高壓還真是個疑問。
“媽的,你自己找上門來,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馬平安想起那段錄影上那些黑乎乎、和烤雞一樣冒著熱氣的探險先驅者,不由得打了個寒顫,決定先下手為強。
龍戰士小心翼翼的抬起了它那化成石柱顏色的左手,對準了電蛟蛇張開的雙顎,剛想發射,卻看見電蛟蛇頭一低,從機甲身旁掠了過去。
馬平安驚訝了一下,趕緊調整了螢幕角度,這才發現,在機甲左側的巨石最下方,有一個一米多高的窟窿。
電蛟蛇的頭部已經探了進去,身體也慢慢的跟著滑了進去,原來自己是擋在人家家門口了。
“這洞還挺深啊...”
機甲腳上可沒裝隱蔽式紅外攝像頭,等那電蛟蛇進去後許久,馬平安才操縱著龍戰士退後了幾步蹲下了身子觀察了起來。
洞裡實在太黑,好像前頭還有個拐彎,所以就連紅外線探測儀也只能看清十米左右的距離。
馬平安忽然有點興奮起來。
這塊水底的礁石高六七米,寬卻不過五米左右,這電蛟蛇的身體就有數十米長,它能藏到哪裡去?
如果估計的沒錯,這石頭下面應該是空的才對,難道自己真的這麼好命?
再想想《冒險者雜誌》上對太湖的介紹。
從聯盟成立開始一直到現在,光官方的聯盟探險隊就對太湖區域進行過不下四十次的搜尋。
其他私人的冒險團進行的探險工作那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這數千平方公里的大湖,幾乎每一平米都已經被人用金屬探測器仔細的搜查過,但還都是一無所獲。
但在遺民聯盟已發現的那些末日前殘存的資料上顯示,太湖之下,確實有著一個華夏聯盟的軍事科研基地。
這就要從末日之戰說起了。
千年前的末日之戰,素來愛好和平的華夏民族是最晚進行反擊的國家,所以也是遭受打擊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雖然在戰爭前期,由於優柔寡斷,使得自己的國家遭受了許多不必要的損失。
但在末日戰爭後期,同樣擁有空間航行技術的華夏政府卻又是最為果斷的政府。
第一個啟動移民計劃。
第一個窮全國之力造出可以進行單方向遠端空間跳躍航行的移民母船。
第一個進行實質性的移民操作,並因此佔據了當時所探測到的九大可移民星球中位置、環境最好的半人馬座近鄰星系。
在移民母船隻能容納下全國戰後人口百分之一的情況下。
當時的華夏政府壯士斷腕,定下以科技人員為主要儲存力量的移民政策。
據說在當時,有90%的政府官員和商界人士都因此而主動留在了地球。
和歐美日聯盟的富貴優先政策相比,絕境中的華夏子民體現出了驚人的凝聚力和最偉大的品德。
但也正因為這數個第一,在末日戰爭的末期,幾乎失去了所有科技人才的華夏,遭到了以東日、美邦為首的美歐日聯盟的毀滅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