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項:“受害者反應”。
許霸坪:有的反抗,有的沒有反抗。比較多的肢體接觸和傷痕。
學徒殺手:全無反抗,沒有任何多餘肢體接觸和傷痕。
第七項:“時間間隔”。
許霸坪:不定。
學徒殺手:10天。
第八項:“主要工具”。
許霸坪:繩索、匕首。
學徒殺手:繩索、匕首。
第九項:“其他工具”。
許霸坪:無。
學徒殺手:迷藥、手套、膠套、口罩、頭套。
第十項:“有無談話”。
許霸坪:無。
學徒殺手:有。
……
這時,一個刑警說:“我看,這怎麼能是徒弟呢,明明每一樣,做得都比許霸坪高階!”
大家紛紛贊同。
尤明許心中卻是一動,殷逢不會無緣無故強調這個,意義何在?而且這麼看起來,學徒殺手,真的是把許霸坪每一項做得有紕漏的地方,都做到位了……等一下,這本身,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殷逢看著她的表情,彷彿明白,她已經想到了。他露出盈盈笑意,尤明許卻覺得他笑得太邪氣,轉頭不看。
殷逢見她兔子似的躲開了,又是微微一笑,再看眾刑警,應該都已察覺了不對勁,他開口:“在你們眼裡,某一項實物證據,背後一定對應著特定的原因。指紋對應身份,足印對應身高體型行走習慣,血跡噴射方向對應著行兇手段……其實行為分析也是這樣。變態殺手的某個不尋常的行為,一定對應著他的心理特徵。
這不是湊巧。學徒的標記行為,完全和許霸坪相同,核心兇器也是一模一樣,作案手法和過程大體一致他是有意的。
可是,古往今來,連環殺手那麼多,許霸坪算不上有個性,也算不上出色,他為什麼挑中了許霸坪模仿?這是第一個疑點。
第二個疑點,他並不只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全面最佳化’。許霸坪每一個做得不夠好的點,他都最佳化了,完善了,做得完美。換句話說,他是否是覺得,當年的許霸坪,做得不夠好?”
大家都是一愣。
許夢山脫口而出:“學徒也和當年的案子有關?”
一個刑警說:“可是當年的話,學徒應該只有幾歲……”說到這裡,他自己一怔。
尤明許說:“我們立刻查一下!當年是否有和案件有關,甚至目睹過案件的兒童!對了,我想起有一名受害者的孩子,就只有幾歲。”
另一個刑警卻說:“受害者?受害者的孩子,怎麼還會覺得,殺死母親的兇手,做得不夠好,自己再做一遍更好的?”
尤明許卻沒說話,看向殷逢,而他目光幽幽,顯然是讚許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