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看到魯肅表情有所意動,周瑜終究還是忍不住了。
姑且不論魯肅的才華,就只看兩人眼緣。不知怎地,周瑜總覺得自己彷彿前世就和魯肅有著很深的羈絆。
所以對於林哲來“搶人”,周瑜是相當不願意!
他抱了抱拳,一臉謙恭,而後開口問道:
“顯允曾言,這亂世諸侯並起,心思各異,敢問...”
“何以至此亂世?”
“嗯?”
“何以至此...亂世?”
林哲低聲喃喃了一遍,而後不由得皺眉,他著實有些拿不準周瑜問這個問題的目的。
董卓帶兵進京,謀位廢帝,惑亂朝綱,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
周瑜大機率不會傻到去問一個大家都清楚的答案。
那他問這問題的目的就很值得深思了啊!
見林哲思考,幾人也沒有打斷,就連一旁的呂玲綺都默默的放下了筷子,靜靜的跪坐在他身旁,甚至都不敢大聲呼氣,生怕影響到了林哲的思路。
林哲思慮良久,終於開了口。
“自商周起...”
“天下之亂,無外乎帝、臣、民三者!”
“君賢臣明,朝堂之上,自然多君子,少小人,上行下效,民則無憂矣。”
“為君者心存臣民,為臣者心慮君民,為民者心思國家,三者皆有,內不生亂而維穩,則天下可定!”
“若君昏臣賢,好比枝粗而乾枯,前有伊尹廢帝,後有霍光篡政,皆此理也。民存而附,或生禍患,或安居樂業,皆系臣子一人之身,礙於君臣之道,久之則必生禍端。”
“反之,若君昏臣奸,則朝堂之上黨派征伐,地方諸侯人心思異,則禍期不遠,徒苟存也!”
林哲拿不準周瑜究竟想要幹什麼,所以答案不偏不倚,回答的很是智慧。
當聽完林哲的話時,周瑜先是一愣,隨後眼裡便流露出一抹肅然,就連他也沒想到林哲居然會如此回答。
“顯允所說,確乃國興之根本...”
周瑜端起桌上的酒杯,先是舉杯朝林哲示意,而後將其一飲而盡,長嘆一口氣道:“君如舟、臣如舵、民如槳,君、臣、民,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可亙古至今,長盛不衰!”
林哲點了點頭,隨即又搖了搖頭。
“公瑾此言在理,不過若真要比喻,君如舟,民如水更是貼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怨如潮,則君之不存!”
當林哲說完,魯肅和周瑜互相對視了一眼,臉上俱是驚容,隨即站了起身,略整理了一下衣冠,朝著林哲行了一禮。
再看呂玲綺,當她看見周瑜和魯肅如此看重自家夫君時,不由得面色帶喜,一臉自豪,而後抬頭看向林哲,深情款款。
這,便是我挑選的夫君!
大丈夫當如是也!
而對周瑜來說,林哲這些道理也確實將他給驚到了。
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居然能夠看的如此透徹,甚至讓他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又如何不讓人驚訝?
要知道,他的這個問題也並非隨口一問,之所以會問天下為何生變,乃是想看林哲對當下時局的一個看法和解讀。
不過誰曾想到林哲居然避而不答,而是用了另一種方式跳過了這個問題。
雖然此舉有些耍無賴之嫌,但是林哲的回答堪稱完美,場上的這幾個人,除了張飛和呂玲綺,每個人都是人中龍鳳,自然能夠明白他所表達的含義。
然而這還不是周瑜的最終目的,既然他也有替自家大兄招攬魯肅的想法,自然不會白白為他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