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呂布心神一動,似乎有些詫異自家女兒居然敢違背自己的命令,而後戟尖指著林哲,開口道:“那麼...”
“你也不打算跟某回去?”
林哲輕咳了一聲,吐出了一口胸中的淤血,心中不覺暢快很多。
“既是溫侯命令,哲怎敢不從?”
林哲面帶苦色,心中也很無奈。
他倒是想違抗,奈何實力不濟,胳膊擰不過大腿,既然如此,又何苦受那個罪?
此時林哲和呂玲綺並肩走著,呂玲綺在一旁小心攙扶,身後便是那五百將士,也同樣亦步亦趨的跟著前方林哲的腳步。
天空中開始飄起毛毛雨,陰沉沉的天氣和林哲此時的心情很是相符。
他也不清楚呂布截住自己究竟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若是有意為之,說明呂布,或者說陳宮,他早已經算準了自己會帶兵回返小沛。
既如此,當初不讓自己出城也就是了,何苦多此一舉讓呂布來截擊自己?
若是巧合,那自己點數也就太背了些......
前往下邳的途中,林哲忽然心神一動,朝著前方的呂布高聲問道:“溫侯...”
“不知...溫侯可曾見過主公?”
呂布停住了馬,沉聲道:“小子,莫要再試探了,某並未抓住玄德公!”
“宋憲和魏續來報,他們一路銜尾追殺,一直追到了兗州地界才停下,玄德公估計帶著部下直接投奔曹操去了。”
“嗯?!”
“投奔曹操?”
“這時候去投奔曹操?!”
林哲眼神中不由得漏出一絲驚詫,以呂布的性格,應該不屑於朝自己說謊,那說明自家主公大機率真的去兗州了。
這就出問題了啊!
按照時間線推算,曹操現在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直到九月份迎接天子之後,他才會迎來人生的第一個高潮。
正史上,劉備也剛好是那個時候去投奔的,直到去了都城被劉協承認,青梅煮酒被曹操認可,劉備這才逐漸被天下文士所接納。
在此之前,幾乎沒有一個大才願意跟著劉備。
而現在按照呂布所說,劉備現在就已經去了兗州,歷史正悄然發生著改變。
雖然同樣是投靠,不過時間線提前了好幾個月,那麼境遇肯定也大不相同。
林哲有些擔憂,他不知道這樣的改變究竟是好還是壞,他的先知優勢究竟還能用多久。
之前他曾勸劉備直接取荊州,正是為了讓他少走幾年彎路,更是為了自己在不改變歷史的情況下,依舊擁有上帝視角的優勢。
現在看來,倒是自己有些想當然了。
姑且不說劉備沒有名望,去了劉表會不會接納;便是接納了之後,如何順理成章的拿下荊州也是一個問題。
有時候,還是不能按照教科書來啊...
眼下,林哲也仔細分析了當前局勢。
現在最好的發展路線,要麼北上取青州,將青州和徐州練成一片,而後和曹操正面剛一場,走曹操發展的路線。
要麼就南下聯合劉繇,先幹掉孫策,而後拒黃河天塹,西取江陵,江夏,奪荊、益兩州之地,形成南北二分之勢。
這兩條路是目前最合理的路徑,不過若按照如此安排,整個歷史就被打亂的面目全非,自己先知先覺的優勢就瞬間損失殆盡。
單看自己和陳宮的交鋒就知道,連一個一流謀士都不算的人都能讓自己如此被動,若是歷史突然改變,結果怎樣,還真的不好說。
究竟是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等著主公去荊州,還是直接改變歷史程序去按照規劃路線走。
一時間,就連林哲也拿不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