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四年十一月九號,農曆九月二十六,玉淑在大營醫院又生下一個男孩,巧蓮給孩子取名叫銘晗。
七五年七月,嘉俊從指揮學校進修結束,回到鳳城後,再次升職,成為副指揮長。
八月份,嘉俊從鳳城回家,將玉淑母子三個接走,到鳳城安家落戶。
七六年四月,撫松磷肥廠投產,招收社來社去工人兩百六十人,大營公社也有人被招工上班。
五月下旬到六月,全縣連續四十二天未降雨,農田成災面積五千六百畝。
七月,漫江公社降霜,農作物全部凍死。
八月,被縣裡定位計劃生育宣傳月,縣裡派人到各公社監督,現場給育齡婦女統計檢查。
已生育兩胎往上的育齡婦女,做結紮手術。計劃外懷孕婦女,做人工流產手術。
“韓書記,張書記,佟主任,你們是怎麼做工作的?
上級再三強調要堅持計劃生育,嚴禁第三胎,可你們看一看,你們公社,查出來計劃外生育的婦女有多少?
一共三十多人,都是家裡已經生了兩胎甚至三胎的,你們怎麼都不管啊?”
相關負責人,直接把韓運鴻、張文廣和巧蓮,還有大營公社的婦女主任全都給叫過去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
韓運鴻跟婦女主任,也就是他弟媳婦佟月香互相看了一眼,再看看那份名單,不由得嘆口氣。
上級的政策,他們成天說,動不動就開會宣傳,可老百姓固有的觀念哪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
多子多孫多福氣,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觀念,現在說是不讓人家生,人家能聽麼?
再說了,這名單上大多數都是家裡只有閨女的,莊戶人家沒有個兒子頂門立戶,這日子咋過?
人家想要個兒子,這還有錯兒麼?
“這位同志,宣傳政策、動員思想,我們該做的工作都做了。
那些藥啊、用品啊,該發的也都發下去了。
可是老百姓的思想沒那麼容易轉變,有的人背地裡偷偷又懷了,你說我們還能怎麼辦?那既然懷了,還能不讓人家生麼?”
韓運鴻有些無奈,公社幹部管生產管掙錢,這還管得著人家夫妻生孩子麼?
“韓書記,你這話什麼意思?明擺著偏袒那些不執行政策的人是不是?
我警告你,你這樣是要犯錯誤的,上面既然把工作派下來,你們就應該配合上級做好。
現在縣裡有命令,凡是計劃外懷孕婦女,一律送到醫院做人流手術。”
“陳院長,這事你來安排,這上面的人,立刻給她們做手術。”
縣裡的人很顯然是非常生氣,連帶的對巧蓮也沒什麼好態度了。
“不好意思,大營公社醫院太小,做不了流產手術。”那邊的巧蓮,卻是淡淡的來了這麼一句。
不是做不了,而是巧蓮根本就不想去做。
大營公社懷孕的那些女人都什麼情況,她心裡能沒數麼?
這裡頭最少也三四個月,月份大的都快八個月了,她瘋了吧,去給人家做流產手術?作孽呢?
別人誰能做誰做,誰愛做誰做,反正這差事她辦不了,別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