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珍,按說呢,你這個想法不錯,城裡人口多,總有那早晨不想自己做飯的,隨便買點兒吃。
只要你做的東西好吃,價錢還算實惠,其實生意不會差了。
不過呢,現在這政策可是沒下來,這個還屬於投機倒把。
你這要是讓人逮著了吧,會有麻煩。”巧蓮琢磨了一下說道。
既然侄女信得過她,那她該說就得說,把利害關係都給分析了,至於萬珍能不能幹,全看萬珍自己了。
“你要是聽我的呢,稍微晚一陣子也行,我估計啊,往後政策會放寬。
現在就能看出來不太一樣了,估計頂多再一年,會允許老百姓乾點兒啥。”
就像萬珍說的,如今就有不少人,偷偷摸摸的在做點兒小買賣了,就是得躲著,不敢工商的人抓著,抓著就是麻煩。
但是局面不會一直這樣,隨著進城做買賣的人越來越多,隨著各地下鄉的青年陸續返城,城裡閒雜人等會越來越多。
不論是為了治安也好,為了經濟發展也好,上頭肯定要把政策放寬,到時候乾點兒小買賣就能允許了。
當然,小攤小販還是要受管制,但是比以前不讓幹,會好很多。
巧蓮的建議,是讓萬珍先等一等,別急,等著政策下來了,好歹不用東躲西藏。
不然這一天掙點兒錢,還得提心吊膽的。
萬珍聽了巧蓮的話,若有所思,最後搖搖頭,“二姑,我覺得現在就得幹。
這事兒我既然能想得到,別人就也能想到,要是晚了,別人幹了,還有我啥事兒?
我早晨五點來鍾就出去轉悠,到六點半七點我就回家,那時候都沒上班呢,應該沒事兒。”
城裡過日子哪都要花錢,雖然萬珍手裡還有些錢用,可也不能一直這麼坐吃山空。
她還是想幹點兒啥,最起碼掙個家裡的吃喝出來,日子不是也寬鬆麼?不然大人能省吃儉用,孩子呢?
巧蓮嘆口氣,不得不說,萬珍這話有道理,不管什麼買賣,第一個乾的人肯定掙錢,等大傢伙都一窩蜂跟上來,那就不掙錢了。
“嗯,你這話也在理,那你打算都弄點兒啥早餐啊?”
這年月想做個早餐賣也不容易,第一個就是糧食沒地方淘換,全都指著供應呢。沒有米糧,咋做吃的啊?
“二姑,別的暫時恐怕不行,我尋思著弄點兒大碴子小豆腐,簡單還便宜。
這粗糧好整,我在省裡轉悠過了,不少人周圍農村的,都來城裡賣糧,能淘澄著,要是以後能買著別的,我再添其他樣數。”
萬珍很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就是需要有個人給她肯定和鼓勵。
“嗯,行,我看這個可以,反正這兩樣兒也不需要太多傢什。
你都不用什麼三輪車,就一輛腳踏車,兩頭掛兩個水桶就行。
要是你一早起能兩桶都賣了,咋地也能掙出來自家吃喝。行。”
巧蓮聽了萬珍的話,點點頭,這個很容易,不需要另外添置鍋灶,就自家的鍋,每天早點兒起來做就行了。
頂多也就是小豆腐需要個磨,城裡要是沒有電磨,整個小石磨也不打緊。
畢竟餷小豆腐不用太多,泡兩碗豆子就足夠一早起賣的了,就算用石磨推,也費不了多大工夫。
“反正就是得小心注意,千萬留神,可別讓人抓著了。”巧蓮沒忘了囑咐萬珍,多注意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