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玉淑婉瑛佳瑩在家,這些收拾家務洗衣做飯的活,都不用巧蓮伸手,她只要管著孩子們就行了。
上午領著幾個大的練兩個鐘頭字,巧蓮不教孩子們其他課程,什麼算數之類都不管,只管孩子們練字。
主要是怕跟學校里老師講的不一樣,孩子弄混了不好。
再說一二年級學的課程不難,這些小屁孩一個個都聰明著呢,只要上課認真聽講根本沒問題。
巧蓮可不希望孩子們提前學了,到上課的時候不聽課溜號,還是讓他們回學校學去吧,這個她不管。
兩個小時的字,到後頭就是誰先寫完誰可以獲得獎勵,還可以出去玩。
這些皮孩子們為了好吃的好玩的,一個個都瞪起眼珠子寫字。
巧蓮看著,不許他們糊弄,必須一筆一劃的認真寫了,任務完成之後,才讓他們休息出去撒野。
大的完事,再哄著小的們學兩首兒歌,背一背古詩,基本上就到中午了。
冬天多數都是吃兩頓飯,不過曲維揚還上班,回來的晚,所以中午孩子們多少要吃點兒,不然他們扛不住餓。
至於大人,反正家裡有煎餅有其他零食,誰餓了就啃點兒,下午一起吃飯。
中午煮點兒麵條或者小餛飩,哄著孩子們吃飯,吃完之後再玩一會兒,幾個小的就困了。
於是把他們都弄到東屋炕上,隨便講兩個故事哄著睡午覺。
孩子們睡著,巧蓮則是到西屋去,找出來布料,給孩子們預備過年的新衣裳。
往年不在家過年也就罷了,她管不了那麼多。
今年既然都在家過年,就一定要給孩子們都做套新衣裳,也算她這個奶奶、姥姥的一點兒心意。
“媽,你做的衣裳樣子就是好看,比首都那些裁縫做的都好呢。
你說我們幾個也都是您教出來的,咋就學不會您這手藝呢?”
婉瑛玉淑看著婆婆給孩子們做出來的衣服,喜歡的不得了,同時也羨慕的不行。
婆婆好像什麼都特別拿手,同樣的布料讓婆婆做出來,就比裁縫鋪裡做的好看,穿在身上特別合身還精神,真是不服不行。
“這有啥,就是多琢磨唄,你們喜歡,等著我給你們扒幾套衣裳樣子,等你們自己做衣裳的時候,照著樣子裁了做就是。”巧蓮笑笑。
她的手藝跟別人沒啥不一樣,關鍵是年月不同觀念不同。
這年月的一般人有幾件衣裳?做一件衣裳恨不得穿好幾年。
春夏單穿,到了秋冬套毛衣棉襖穿,那衣裳就得肥大一些,不然套不上棉襖啊。
這衣裳一肥了,能好看麼?
巧蓮手裡不缺布料,做衣裳都是按照季節來,比較合身,光是這一點,就能顯出不同來。
再加上她特別注意整體搭配,款式上也多少有些變動,小細節處理的好,這衣裳自然就好看。
玉淑婉瑛都會踩縫紉機,也會用鎖邊機,所以巧蓮基本上負責裁剪,婉瑛鎖邊,玉淑縫,然後佳瑩負責把做好的衣裳熨燙。
娘幾個合作,那做衣裳還不快麼?趁著孩子們睡覺的工夫,就能做出好幾件來。
“這要是政策好了,咱娘幾個是不是能開個裁縫鋪啊?瞅瞅,咱幾個人配合的還挺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