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四年九月末,上級下來檔案,撤銷大營鄉,分別設立仙人橋鎮和西崗鄉。
萬良、東崗、漫江、北崗、興參、新屯子鄉改為鎮的建制。
鄉改鎮,其實就是個名字變化,其他一切不變。
可是這大營鄉撤銷,竟然改成了仙人橋鎮和西崗鄉,這個變化不小,大營的人都有點兒接受不了。
仙人橋有火車站又是渾江往撫松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方便。
再者這些年仙人橋發展的比較好,人口比大營多,前兩年醫院挪下來了,中學也越來越好,仙人橋設立鎮,也是理所當然。
而大營缺少這些有利條件,只憑著農業發展,哪裡能比得上仙人橋?
這幾年大營不少人都搬了出來,像張家韓家都往縣裡搬,還有的人搬到外地去了,原本紅極一時的大營鄉,漸漸沒落。
此次的撤鄉變村,也是不小的打擊,更多的人都在琢磨著往外搬了。
“大哥,二哥,我之前就勸你們在縣城裡買房子搬出來,你們就是不聽。
你看現在,大營鄉撤了,現在成了大營村,還有什麼發展啊?
再說家裡孩子基本上也都不在大營了,你們還留在這邊幹什麼?”
週末沒事的時候,曲維揚開車拉著巧蓮和嘉俊還有倆孩子,回大營去轉轉,巧蓮見了陳民生就勸。
陳民生搖頭嘆氣,“二妹妹,不是我們不想搬,可你說我們搬去縣裡能幹啥?
我這種了一輩子地,除了種地我啥也不會啊。
我和你大嫂都沒工作,進城了什麼也幹不了,各處還都是花銷,那不就是啃老本兒麼?”
“我們跟你家不一樣,你們兩口子都上班,往後有退休,住城裡更自在些。
我們不行,沒工作沒退休金,你說光指著咱爹咱娘留下來的錢,頂多閨女兒子能給點兒,哪夠花啊?
我們在鄉下住著,種點兒地種點兒菜園子,一年吃的基本上不用出去買了。
我跟你大嫂都歲數大了沒什麼負擔,花銷也輕,在這邊能過得不錯。”
陳民生也有他自己的考量,像他們這樣沒工作沒退休的人,在城裡生活很難。
還不如留下鄉下,自家種點兒糧種點兒菜,再養點兒雞鴨鵝的,自給自足日子也過得不錯,何苦來非得進城啊?
“如今不是以前了,鄉下日子也不差,你看這不是也有電燈有電視麼?
啥都不耽誤,住的還舒心,我啊,就在大營不出去了。”陳民生笑呵呵的說道。
“哥,你這話說的可不對,住城裡也不一定非得有工資有退休啊。
咱可以整個什麼小買賣,哪怕開個小賣店呢,掙的錢也夠你們兩口子花銷的了。
何苦來非得在村子裡種地吃苦啊?”巧蓮還是覺得應該搬出來。
如今也不是以前什麼都不讓幹,現在只要有腦子,幹啥都比種地掙的多。
“都進城做買賣,那地誰種啊?不管啥時候,地也是根本。
這事兒你就別費心了,我現在還能動彈,還有萬福林紅幫襯著,在鄉下種種地養養雞也挺好,日子舒心自在,就不去城裡擠了。
說實話,別看你家那院子大,我也瞅著不如家裡舒心。”陳民生這倔勁兒上來了,不管巧蓮怎麼勸,他就是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