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裡忙,嘉和嘉晟他們都上去幫忙了,安頓好這一撥客人,小曹等人也都鬆口氣。
小曹這才注意到,巧蓮來了。“姨,您來店裡了啊。
看看咱這店裡生意多好啊,天天晚上都爆滿。經常有客人等不及沒辦法就走了。
幸虧咱家新店過一陣子要開業,估計到時候能緩解一下。”
店裡生意好,就代表著大家的獎金高,所以大傢伙雖然累,可一個個都挺高興的。
“姨,正好您來,我還有件事想跟您商議一下呢,咱這個店現在生意太火了,晚上十點關門是不是太早啊?
我是想能不能這樣,兩班倒,白班的從早晨九點幹到晚上十點,夜班的從晚上九點幹到後半夜兩三點鐘,晚上九點到十點是交接班時間。
這樣的話,咱的營業時間長一些,省的不少人來的晚,往外打發吧,人家不樂意,不往外打發吧,我們都累的受不了。”
小曹這孩子比較有經營頭腦,而且非常用心,這是他管著店裡大半年的一點兒經驗和看法。
巧蓮聞言就笑了起來,“好啊,既然你有這個想法,那就試一試唄。
最主要的是夜班有多少客人,夜班的工資是多少,這個你要跟嘉和他們商議好了。
還有店裡的人怎麼倒班,都得做出計劃來,然後再執行。
店既然是交給你們管理了,你們看著怎麼好就怎麼做,我不摻和。”
她只負責把店開起來,後續怎麼經營,是年輕人的事情。
“我今晚上來店裡,就是來打電話的。”巧蓮笑笑,走到吧檯後面,拿起電話撥號,透過接線員轉接,轉到了撫松。
“老曲,今天過陽曆年,孩子們惦記你,讓我問問,你自己在家過節麼?”
電話接通,那邊曲維揚接的電話,巧蓮跟曲維揚聊了起來。
“沒,不是我一個人過的,咱大姐和大姐夫都來縣裡了,把我喊他家去過的節。
我這剛進門呢,你電話就到了,挺巧的。”曲維揚在電話那頭笑道。
“還有韓大哥,他也來縣裡了,我們一起聚的。”
張文廣和巧娟兩個早就在縣裡買了房子,三個兒女一人一套,風林的院子大,留了張文廣兩口子的住處。
冬天了,也沒啥事兒,風林玉芬倆人商議了一下,就把父母接到縣裡來住著,住在一起也熱鬧些。
韓運鴻家兩個兒子都在縣裡呢,前些日子東明和雪梅回去,把韓運鴻夫妻接到了縣裡來。
這不是趕上陽曆年了麼?張家韓家湊一起過節,正好喊著曲維揚過去,大傢伙在一起好一番熱鬧。
“我還以為你自己在家過節冷清的慌呢,沒想到你過得比我們還滋潤啊。
行,那我就放心了,這邊一切都順利,靖嵐的媳婦昨晚上生了,生了倆男娃,咱大伯這回一下子多了倆孫子。
西城的店我也去看了,挺好的,暫時定在一月十三號開業。”巧蓮把這邊的情況,告訴了曲維揚。
曲維揚告訴巧蓮,嘉康兩口子打算二月一號請假,從松江河直接坐火車往通化走。
曲維揚可以到仙人橋坐火車,到時候他們在火車上見面,一起往首都走,到了首都也就是三號或者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