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號這天早晨,巧蓮帶著銘昭銘暉倆娃,坐小客到了仙人橋。
從仙人橋坐火車往通化走,到了通化倒車到瀋陽,從瀋陽再倒車到首都。
因為帶著孩子,不能趕太早的火車,所以等他們到首都,已經是三十一號早晨了。
嘉和那邊早就接到了訊息,估算著巧蓮祖孫三個的行程,三十號晚上過來接了一趟,沒接到,三十一號早晨又來,果然接到了。
“爸爸。”倆孩子一看見嘉和,高興的直接就撲到了嘉和身上,抱著嘉和不撒手。
嘉和看見兒子也很高興,一手一個摟在懷裡,“媽,您辛苦了,這麼大老遠帶著他們過來。”
嘉和以前都是跟婉瑛還有佳瑩一起帶著孩子回家,三個人帶倆娃趕路,都累的夠嗆呢,別說是老媽一個人帶倆了,路上還不定操多少心受多少累呢。
“還行,不算鬧騰,現在有臥鋪了,我給他倆買了一張臥鋪票,都是下鋪。
再預備了足夠的零食,他倆除了吃就是睡,再者火車上寬敞,倆人有地方跑一會兒,帶著倒也不算太累。”
主要是倆娃聽話,尤其是聽巧蓮的話。
巧蓮一上車的時候就告訴孩子們了,奶奶歲數大體力不行,跟不上他們兩個。
要是他倆跑丟了,奶奶可追不上,到時候讓人給領走,可就見不著爸爸媽媽了。
倆娃害怕見不到爸爸媽媽,所以在車上真沒敢亂嘚瑟滿哪跑。
雖然嚇唬孩子不好,但卻是很有效的辦法,誰讓巧蓮一個人帶倆娃呢,她又不能把孩子藏進隨身倉庫裡,那就只能讓孩子們安分一點兒了。
好在巧蓮預備的東西充足,除了吃的還有不少玩具呢,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倆孩子在車上倒是蠻乖的,不哭不鬧這麼一路也就過來了。
“婉瑛呢?沒過來啊?”巧蓮看了一下,只有嘉和一個人,便有些奇怪。
婉瑛這個做母親的,知道兒子來了,還能忍得住不來接?
“婉瑛不是進電視臺實習了麼?這些天忙著呢,好幾天沒見著影兒了,她還不知道媽領著這倆過來呢。”嘉和笑著解釋道。
婉瑛從秋天開始,就進電視臺了,在電視臺乾的挺好,臺裡領導挺看重的。
最近在跟一個節目,忙的天昏地暗,再加上嘉和也忙著期末,夫妻倆有幾天沒見著面兒了。
“嗯,實習了肯定是忙,行啊,家裡的事情你多忙活點兒吧。
婉瑛能不能留在電視臺,就看實習怎麼樣了,挺關鍵的,咱都得支援她。”
巧蓮一向都主張,女人結婚了也得有自己的事業,最起碼得有個工作。
不能成天呆在家裡當個家庭婦女,時間長了就跟外面脫節,跟不上潮流了。
婉瑛算是這三個兒媳婦裡面最有本事的了。
早年在文工團,後來選上工農兵大學生唸了大學,又調到了歌舞團,這又考了研究生學播音主持,還進了中央電視臺實習。
如果順利的話,很可能就留下當主持人了,可以說是前程似錦。
巧蓮喜歡肯努力的人,自家媳婦這麼能幹,當然得全力支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