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月十四下午,玉淑坐車也到了首都,這邊嘉祥收拾利索之後,開車去車站,接了玉淑回來。
“媽,我來了,實在不好意思,到這時候才騰出工夫趕過來。”玉淑進門說道。
“那有啥不好意思的啊?你那邊現在正是忙的時候,沒事兒,這邊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這麼多人幹活呢。”
巧蓮一聽就笑了,她早就料到玉淑不可能太早過來,玉淑那邊很忙。
玉淑今年開春的時候,在南方開了服裝廠,同時,還在南方几個重要城市都開了服裝批發部,專門往外銷售成衣。
鳳城那邊政策不允許,沒能建廠,只盤下旁邊鋪面擴建了成衣作坊。
玉淑經營的很活泛,根據南北地區的差異,服裝式樣什麼的也有一些不同,所以廠子裡出產的衣服,銷量特別好。
尤其是入冬之後,服裝銷售十分火爆,玉淑兩頭跑兩頭忙活,真是忙的不可開交。
好歹到這個時候,廠子這邊過年的衣服都出的差不多,也就是門市部零售依舊火爆。
玉淑總算能抽出身來,到首都參加婚禮。
婆婆的理解,讓玉淑很高興,趕緊把自己帶過來的好幾個大包裹扛過來。
“媽,我給家裡人都帶了過年的衣服,還給嘉晟和欣悅準備了幾套好看的衣裳。”
前次銘暄他們帶了嘉晟跟欣悅結婚的禮服和棉襖棉褲這些,都是結婚當天穿的。
這一次帶過來的衣服,平常能穿,正式場合也行。
“哎呀,你看看你,這麼多東西你是咋弄車上的啊?這多老沉啊,能拿得動麼?”
巧蓮一看那幾個包裹,當即心疼起兒媳婦來。
“沒事兒,行李託運的,到這邊嘉祥幫我扛上車,直接拉回來。
其實吧,我就是膽子小,不敢自己開車過來,要不然我開車的話,這些東西很容易。”
玉淑今年自己買了輛車,但最遠也就是從鳳城開到瀋陽,她沒跑過長途,不敢開車往首都跑,所以還是坐的火車。
玉淑開啟那幾個大包裹,將裡面的衣裳都拿出來,分給眾人,正好每個人都有新衣裳。
“謝謝二嬸,我們過年有新衣服了。”雪晴銘昕趕忙向玉淑道謝。
那頭銘昭銘暉喊二伯孃,瀚宸瀚宇也都放假了在這邊湊熱鬧呢,這些就喊二舅母。
“一家人這麼客氣做什麼?你二嬸是開服裝廠的,要是連你們的衣服都供不起,那還開什麼廠子啊?”
玉淑笑呵呵的擺手,讓孩子們各自拿著衣服去試。
孩子們一鬨而散各自跑去試衣服了,這邊玉淑又拎過來一個皮箱,從皮箱裡拿出來了一包錢。
“媽,這是兩萬塊,是今年的分紅和您的設計費。”
玉淑建廠子的時候,手裡錢不夠了,從巧蓮、嘉祥、嘉和三人手裡借了三十萬。
嘉祥跟嘉和的算借,三年能還上就行。
巧蓮那五萬,本來都不打算要了,可玉淑不同意,這不就給算作了股份,年終了有一筆分紅。
“哎呀,不用。
你今年建了個廠,又開了好幾個門市批發部,再加上生產成本,手裡肯定不寬裕。
這錢不用給我了,你還是拿著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