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俊佳媛相繼接到命令返回原單位,原本熱鬧的曲家變得有些冷清。
這幾年已經習慣了孩子們在跟前,冷不丁好幾個都走了,巧蓮和曲維揚還真是不太習慣。
每每總惦記著閨女兒子,惦記著兩個外孫。
好在十二月二十幾號,三胞胎放寒假了,有三胞胎在家鬧鬨著,氣氛比之前好了不少。
這兩年允許種小片荒,自留地也允許種糧食了,曲家少不得多種了些粘苞米、大黃米、小豆之類。
所以巧蓮在三胞胎沒放假之前,就泡了米,等著三胞胎一放假,趕緊弄去磨房推了磨,回來煮了小豆餡兒包粘火勺。
包粘火勺可是個需要人手的活,巧蓮輪休加串休,得了三天時間。
那邊嘉康也把美琳和鍾翰軒夫妻倆送過來湊熱鬧,鍾翰軒別的做不了,能幫著看一看幾個小娃。
馮翠英和巧蓮領著美琳、玉淑、佳瑩在屋裡包。
嘉晟嘉祥倆小子不錯,一人看著一個鍋,在廚房裡烙粘火勺。
還別說,這倆男孩幹活特別像樣兒,粘火勺烙的火候正好,大傢伙都誇。
曲家人多,再說如今這年月,粘火勺也是好東西,包了總要分給親戚一些,所以巧蓮特意多泡了不少米。
這一包,就包了三天,到最後把佳瑩累的又開始耍熊,使勁兒往裡面包豆餡兒。
“你個死妮子,小時候就這樣,長大了還玩這一手。
你再給我往裡頭可勁兒裝豆餡兒,等會兒餡兒不夠了,我就把你包裡頭。”
巧蓮一看見閨女又開始攥豆餡兒糰子,就知道這丫頭在琢磨什麼了,於是氣的直嘟嘟。
“媽,你說你非得泡這麼多米做什麼啊?
哎呦,可真是要命了,這三天我就沒幹別的,就坐在炕上了。
我的屁股啊,都快讓炕給烙熟了。”佳瑩苦著臉故意裝可憐。
東西兩個鍋不停火的烙粘火勺,這炕能涼了麼?自然是熱的燙人。
“別在那跟我吹呼了,都坐在炕上,別人怎麼沒嫌燙屁股呢?
就剩這最後一點兒了,將就這面子和豆餡兒勻溜的包完就行,你別再給我出么蛾子啊,不然我真給你包進去。”
巧蓮瞪閨女一眼,這皮孩子幹別的活都還可以,唯獨就不愛包粘火勺和烙煎餅。
每次一干這些,她準耍熊整么蛾子不可。
佳瑩被媽媽訓了,也不生氣,只笑嘻嘻的把豆餡兒糰子再捏開,一個分作兩個包在粘面子裡頭。
“媽,你出去打聽打聽,誰家像咱家似的,包這麼多粘火勺啊?”嘴上還是不閒著,故意跟老媽抬槓。
“那你咋不說咱家多少口人呢?
你大哥大嫂那邊自己包不划算,一起包出來分給他們一些就省事了。
你大姐那頭指著供應,吃不著粘火勺,不得想辦法捎一些過去給他們?
還有你二哥,雖說是吃住都在單位,好歹捎過去一點兒,讓大家都跟著嚐嚐也算那麼回事兒啊。”
“更不用說,你沈大伯家,徐大伯家,不都得送一些過去麼?
前次你爸回來,人家給咱捎回來那麼多稀罕東西,咱有啥玩意兒給人家?不就咱地裡產出來的東西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