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蓋房子可不是一兩天的活,光是地基就用了三天的時間,等到石頭牆砌起來,又停了三天,好讓水泥養生。
等到水泥徹底凝固之後,大傢伙這才感覺出水泥的好處。
“呦,這可真結實啊,可比黃泥好多了.
曲兄弟,你家這房子蓋起來,怕是要花不少錢吧,光是這水泥就值不少呢。”有人一邊幹活,一邊向曲維揚打聽。
曲維揚聽見就笑了,“是啊,錢肯定是要花不少的.
好在我轉業的時候,組織給了一筆安置補貼,加上我們家巧蓮能幹,家裡花銷不大,蓋房子倒是夠了。
主要吧,這房子蓋起來住一輩子,既然咱要蓋,那就蓋個好點兒的,幾十年不用修,這麼一算,就覺得特別划算了。”
“再說這也就是水泥白灰花了些錢,其餘的材料,都是我自己平日裡閒著沒事攢下的。
所以總體算下來,還真是花不上太多錢。”曲維揚笑呵呵的解釋。
“這是俺妹夫能幹,要換成一般人,誰能積攢下來那麼多的石頭沙子木料?
還有那個叫啥來著?哦,對了磚,自己家能燒磚?以前還真是不知道。
我看著比咱用的大坯強多了,這房子蓋起來,肯定特別周正,也是咱大營鄉獨一份兒了。”
那頭,張文廣一邊幹活,一邊插話道。
“這話在理,曲主任和陳書記這兩口子可是出了名的能幹,咱大營鄉里提起來,誰不豎大拇哥啊?”那頭王大河聽見了,大聲的說著。
曲家兩口子能幹會掙錢,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誰都知道,也有人眼饞,可眼饞也沒用啊,沒有人家那本事。
大傢伙在一起,說說笑笑嘻嘻哈哈的,就用磚砌了牆。
曲維揚燒的磚,跟巧蓮買的磚都是一個規格,北方天冷,都得砌三七的牆。
磚雖然比土坯小,,砌牆也很快,兩天多的工夫,五間房的外牆就全都砌起來了。
那邊木匠也做好了門口和視窗,正好一邊砌牆,一邊就把門視窗都安上了。
為了家裡採光好,巧蓮特意設計的窗戶大一些。
木匠們剛開始還不太理解,就連幫工幹活的人,看著視窗也納悶兒,這麼大的窗,得用多大的窗戶紙來糊啊?
當然,眾人心裡雖然有疑問,卻不好直接說出口,反正這是給曲家幫工,也不是他們家蓋房子,管那麼多幹啥?
磚牆砌到頂兒之後,還得停幾天養生,這時候地裡的小苗已經出來了,大傢伙正好回家去間苗鏟地除草。
等著這些活都幹完,曲家房子大框也都乾的差不多了,那邊木匠也把梁柁等全都做好。
於是,六月十二號,曲家房子上樑。
在鄉下,蓋房子上樑那可是大事兒,不次於婚喪嫁娶。
所以這一天,鄉里來了不少人幫忙,就連老韓書記,也過來湊熱鬧了。
還有不少跟巧蓮關係好的婦女,也都過來幫著做飯做菜,一時間,曲家院子裡人聲鼎沸,熱鬧極了。
這年月不提倡封建迷信,所以巧蓮也沒找人給算什麼良辰吉時,只是趕在主樑架好的工夫,點燃一掛鞭炮。
在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曲維揚抓了大把的糖果撒到了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