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蓮看著丈夫和兒子這模樣,就覺得特別自豪,瞧瞧她家這幾個男子漢,多帥氣啊。
“走,咱們就這麼出門,嘉俊嘉和,你們都把帽子圍巾戴好了,路上不許摘下來啊。”
巧蓮還是擔心孩子們冷,特意囑咐,又特意拿了個小被子,還灌了熱水袋,路上給嘉和用,省的這娃怕冷。
曲維揚特意在車上鋪了草墊子,草墊子上頭還鋪著一層野獸皮子,巧蓮娘幾個都坐在皮張上,隔涼又暖和。
“都坐好了啊,咱們趕緊走,去晚了可就看不著扭秧歌了。”
曲維揚囑咐妻兒都坐穩,然後揚起鞭子趕著小騾子,直奔縣城。
一個來鐘頭之後,一家人趕著車進了縣城,隨便找了人打聽一聲,知道扭秧歌的每天九點半開始,就在撫松那條南北大街上扭。
於是曲維揚趕著車直奔那條街,將騾車拴在某個衚衕裡面,然後領著媳婦兒子擠到人群裡,去看扭秧歌的隊伍。
東北大秧歌可是一景兒,有踩高蹺的也有地蹦蹦。
不論是踩高蹺還是地蹦蹦,都穿著顏色鮮豔的衣裳,打扮成各種角色。
高蹺一尺半高,人踩在上面要走的穩,還要扭起來,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都得練好久。
相比於踩高蹺的驚險,地蹦蹦相對就安全多了,而且花樣兒也多。
什麼小媳婦騎驢、跑旱船、豬八戒背媳婦等等,挺多都是源自於民間故事。
眾人都畫著妝,穿著戲服,隨著鑼鼓聲音一邊走一邊扭動著身體,臉上還做著各種表情,看起來格外喜慶。
嘉康佳媛他們可都是頭一次看見這麼熱鬧的場面,只覺得眼睛都不夠使了,盯著大街上又扭又跳的人,好奇又興奮。
嘉俊嘉和也不例外,這倆娃在父母懷裡也是手舞足蹈,好傢伙,就沒見過他們這麼興奮的樣子。
高蹺隊伍和地蹦蹦隊伍過去,後頭是一群三四十歲的女人。
都穿著紅衣裳,腰裡繫著紅綢子,手裡頭還拿著扇子和手絹,也是一邊走一邊跳,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表情。
這些都是縣城裡各單位組織的隊伍,人數不少,從前到後一條長龍。
隊伍慢慢從眾人面前走過,不少人都跟在後面走,一直跟著。
曲維揚和巧蓮抱著孩子呢,身邊還有嘉康佳媛,生怕被人群擠散了,所以就沒有隨著人群往前擠,只遠遠地跟著看。
這一家子穿戴都格外出眼,好多人也都看見了,不少人都故意多打量幾眼,露出羨慕的神色來。
這年月能一家子都穿呢子大衣,可不是尋常人家,有的人索性往旁邊避開,免得惹麻煩。
可也有那不長眼的,明明曲維揚一家都離著人群挺遠了,還有人非得往曲維揚身上撞。
“哎呦,對不住對不住,人太多了,腳下一時沒剎住,對不起啊。”
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撞在了曲維揚身上,腳踩了曲維揚的腳一下,趕緊彎腰賠不是,還彎腰給曲維揚擦鞋。
一隻手擦鞋呢,另一隻手卻偷偷的伸向了曲維揚的衣兜。
可是還沒等他摸著曲維揚兜裡的東西,那隻手就被牢牢地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