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老韓書記想出來怎麼分配種子呢,十月十六號,國家出臺了糧食收購和計劃供應的政策。
糧食收購計劃,簡單的說起來,就是生產糧食的農民,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收購糧種、收購價格和計劃收購的分配數量,將餘糧出售給國家。
農民在交完公糧和計劃收購糧以外的餘糧,才可以自由儲存和自由使用,但不得私下交易。
取締私人糧店,糧食流通所有環節,全都要劃歸國家糧食部門統一領導。
也就是說,從計劃下達開始,全國的糧食生產、加工、經營等,權利直接掌控在國家手中,任何私人再經營糧食,就是違法行為。
從糧食開始,以後還會慢慢過度到棉花、食用油,這也就是統購統銷的開端。
檔案下發到各縣級政府已經是十幾天之後,縣裡立即組織各鄉鎮幹部開會,傳達檔案精神。
巧蓮作為鄉里的幹部,而且即將升任大營鄉副書記,當然也要跟著去開會。
接連開了四五天的會,大傢伙總算是把檔案精神給吃透了。
接下來,就是各自回各自鄉里,召叢集眾開會,再把中央的精神傳達到每個人,這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難辦的工作。
“韓叔,縣裡給咱下的指標,能完成麼?
咱老百姓幾千年來的習俗,就是手裡有糧心不慌。
現在要按照規定收糧,不光要交公糧,還得按照上級分配的數量賣糧,我怕這事情難辦啊。”
開完會回鄉裡的路上,幾個鄉里幹部都愁眉不展,對於接下來的工作心裡沒底。
“我算了,縣裡給分派的任務,應該能完成。
咱鄉里今年雖然遭了災,但大部分人家的糧食減產不算太多,回去之後召集所有人開會,把國家政策講明白。
跟大傢伙說清楚,咱們這是在支援國家建設,支援城鎮發展,咱鄉里的群眾覺悟還是很高的,應該沒問題。”
老韓書記畢竟是做了好多年的幹部,心裡有譜,倒是沒怎麼擔心。
巧蓮推著車子跟眾人一起走,卻是一言不發什麼也沒說。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點,這個不是她能隨意發表評論的,她只需要嚴格執行上級命令就行了。
少說少錯,還是別胡言亂語的好,免得惹禍上身。
雖然巧蓮一言不發,但是她的存在卻不容忽略。
因為,今天在大會上,喬縣長點名表揚了巧蓮,還當眾宣佈了對巧蓮的任命,如今,巧蓮已經是大營鄉的副書記了。
這也是撫松成立新政府之後,第一次出現的女書記,很具有劃時代意義。
如今各鄉鎮的幹部都缺人手,大營鄉只有一個書記,副書記的名額始終都空缺。
鄉里這些個幹部都惦記著副書記的位置呢,只是誰也沒想到,這副書記竟然到了巧蓮的頭上。
“陳主任,不對,應該是陳書記了,恭喜啊,你可是咱縣第一位女書記,厲害。
往後工作中,還請陳書記多多指教。”
財政助理兼會計,孫建勇,瞅了眼推著車子一眼不乏的巧蓮,酸溜溜的說了句。
鄉里就這麼幾個幹部,大傢伙基本上也都是身兼數職,一直以來,孫建勇算是副書記比較有力的競爭人選。
沒想到,他努力了這麼久,最終副書記成了巧蓮,孫建勇這心裡能舒坦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