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蓮拿出來的這些東西,可是值不少錢呢,老太太一看眼圈兒就紅了,趕緊擺手。
“不行,這哪行啊?你給我這麼多東西做什麼?
我在你大哥那兒不缺吃喝,你和你姐孝敬我的衣裳布料也有,穿不過來,這些你還是留下吧。
你領著四個孩子過,維揚又出去了不知道啥時候才回來,哪能把家裡的東西都給我啊?”
最開始老太太想要過來照顧閨女,主要還是看著巧蓮日子過好了,丈夫有好前程,巧蓮往後要在鄉里工作。
老太太想著跟閨女拉近關係,往後閨女多照看她一點,她晚年的日子就能好過些。
可是跟巧蓮住在一起這一個半月,老太太才深刻的體會到,閨女和媳婦完全就不一樣。
閨女終歸是身上掉下來的肉,哪怕之前母女倆鬧得再僵,哪怕巧蓮之前那麼記恨老太太,可時間長相處下來,母女間彼此漸漸熟悉磨合,感情會漸漸加深。
媳婦可不一樣,隔著一層呢,當初三個兒媳婦生孩子,她也是用心的照顧,可沒見著一個媳婦對她感激,好像她應該做的一樣。
巧蓮對老太太好,老太太又怎麼捨得拿閨女家這麼多東西?巧蓮家的日子是不錯,可也禁不住她這麼花用啊。
“你這孩子,就是不會過日子,哪能手這麼松啊,這些東西得多少錢?
不行,我可不能要,我就拿著這套衣裳和鞋回去,這是你給我做的,其餘的我不要。”老太太搖頭不要。
一個半月的相處,母女間以前那點兒隔閡早就煙消雲散了,巧蓮本來就是個心軟的人,人家對她一分好,她能還十分。
老太太真心實意的過來幫忙,她哪能虧待了親孃?“娘,你留著就是,家裡錢夠花,你就放心吧。
這點兒東西孝敬娘,是我的一片心意,娘不能駁了我這份兒心。”巧蓮堅持要給。
巧娟兩口子這會兒也傻眼了,這母女倆感情什麼時候這麼好了?
以前倆人見面都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如今這是怎麼回事?倆人和好了?也是,母女哪有隔夜的仇?是應該和好。
“娘,既然是二妹給你的,你就拿著吧,二妹如今日子過好了,能拿得出來,娘就安心收著。
回去也好堵住大嫂那張破嘴,省的她成天唸叨二妹小氣。
不管咋說,娘過來伺候二妹月子,費心費力,別說是這些東西,就算再多,娘拿著也心安理得。”巧娟見在這個情形,趕忙勸老太太。
那頭春桃還有張文廣和文星都勸,老太太一看這樣,沒辦法只好點頭收了。“你看看這事兒鬧的,我過來可沒有這個意思啊。”
“好了娘,啥都不用說了,我們姐妹都知道,您跟我倆都差不多,刀子嘴豆腐心,您心裡也是有我們姐妹的。
走吧,時候不早了,咱得趕緊回去,越晚了天越冷呢。”
巧娟笑呵呵的扶著老太太,那邊張文廣幫忙拿著東西,一行人就這麼出了曲家,到外面坐上了爬犁,飛快的朝著大營鄉行去。
馬爬犁走的快,從石嘴子到大營鄉沒用半個鐘頭就到。
路過陳家的時候,馬爬犁停了下來,巧娟扶著老太太,張文廣幫忙拿著那些東西還有老太太的包袱,夫妻倆護送著老太太回家。
剛走進院子還沒等進門呢,就隱約的聽見屋裡王氏在說話,“孩子爹,咱娘到底回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