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娘,李大娘,你們都在外面說話啊?過節了我回我娘那裡看看去。”
巧蓮根本沒把那些人的話往心裡去,朝著幾個熟悉的老太太點點頭,趕著車徑直走了。
身後,好些人聚在一起議論,“這小媳婦還真是厲害啊,挺著個肚子還能趕車,真行。”
有的人對巧蓮印象不錯,看著巧蓮的背影點頭讚道。
“行什麼啊?瞧她那個顯擺勁兒吧,不就是軍人家屬麼?你瞅瞅那張狂樣兒?
肚子那麼大好像快要生了,不老老實實在家待著,還趕著車跑出來嘚瑟,這些年輕人啊,一點兒也不穩重,輕浮。”
也有的人看不慣巧蓮行事,撇著嘴故意說一些埋汰人的話。
“哎?老吳婆子,你這話什麼意思?啥叫人家肚子大的快要生了?
人家男人二月末三月初回來的,滿打滿算懷孕也就是五個多月不到六個月啊,肚子是大點兒,你沒見著她頭一胎就是倆?
多少人都說,她這回還是懷了倆呢,你這越老了,怎麼說話嘴上沒把門兒的?
你這話沒讓張家大媳婦聽見,要是她聽見了,才不管你是不是長輩兒,能撕了你的嘴。”
不管哪裡,都有些三姑六婆滿嘴胡說八道,人的素質有高低,這個避免不了,大營鄉也是一樣。
不過這張家在大營是坐地戶,人緣又好,巧娟潑辣能幹能是出名的,鄉里大部分人跟張家關係都很好。
這個時候,自然看不得有人滿嘴胡唚亂說。
張口反駁吳家婆子的不是旁人,正是老韓書記的媳婦韓大嬸,這韓家跟張家掛著點兒親戚,兩家處的也好。
老韓書記對曲維揚和巧蓮這夫妻倆讚不絕口,他媳婦也見過巧蓮,對巧蓮印象不錯。
所以聽見吳家婆子這話頭,不等大傢伙亂喳喳呢,直接就變臉訓人。
韓大嬸是韓書記的媳婦,在鄉里也有些威信,她既然都開口了,別人自然不敢亂說接話茬。
於是大傢伙該幹什麼都各自去忙,沒人順著吳家婆子的話往下說,鬧得吳家婆子有些沒臉,扭身就回家去了。
巧蓮自然不知道她身後還發生了這些事情,只趕著車一路來到了陳家門外。
停下騾車,將騾車拴在了陳家門外的空地上,把車上帶著的草料口袋扔在小騾子跟前,隨便小騾子啃著草料。
然後巧蓮領著倆孩子,手裡拎了點兒過節的東西,邁步進了陳家院子。“娘,在家麼?”巧蓮喊了一聲。
巧蓮話音剛落,巧娟還有王氏幾個人就從屋裡出來了,“我以為你還得會兒工夫才到呢。
本來想讓你姐夫去接你,結果你姐夫讓人喊去幫工打豆子了。你自己趕車來的?能行麼?”一見面,巧娟就問了一大串。
“姐,沒事兒,那頭小騾子挺穩當的,我也沒走太快,晃悠著慢慢走。還是離著近好啊,大姐早就過來了吧?咱娘咋樣?”
巧蓮並不覺得姐姐嘮叨,反而感覺格外親近,自家姐姐這是擔心她呢,畢竟她這肚子不小,也是怕她路上有什麼閃失。
“咱娘挺好的,剛才還跟我念叨你呢,說是有些時候沒見著你了,不知道你現在啥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