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侍送了茶水過來,朱塬短暫停頓,接過茶水啜了一口,就看向薛戍:“關於去敦煌的事情,說說你的想法?”
薛戍道:“漢唐記述裡的邊塞風景,下官神往已久。”
朱塬剛剛說過,也在打量薛戍反應,見他表情誠懇,沒有一點勉強的意思,笑了笑,說道:“開始沒有徵求你的意見,我還擔心你會不同意呢。”
薛戍道:“下官只是……不知去了那邊,該如何做,才登門來向平章請教?”
“嗯,不過,你登門早了,另外幾人還沒到,”朱塬說著,見薛戍不解,說道:“祖上的意思,讓我對你們幾個新任的甘肅各府首官面授機宜一下,你倒是來的快,另外幾個,除了直接去武威赴任的莊木端,都還沒到這邊。”
薛戍道:“下官登門,也是想著與平章談過,儘快啟程。甘肅地方初定,也要儘快有人主持局面。”
“其他人若都是你這想法,那就好了,”朱塬有些感慨:“他們大概想著,自己是被髮配了。”
薛戍道:“下官……可管不了其他同僚如何想法。”
嘴上這麼說,語氣裡明顯帶著幾分嘲諷。
這脾氣,還是和劉璉有幾分相像的。
想起某個悔悟到吐血的傢伙,朱塬當下卻沒有多提,轉而道:“那就說具體的,敦煌府,之前的沙州路,再前一些……額,這個你自己考證去,提起敦煌,你知道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嗎?”
薛戍搖頭:“下官不知。”
“莫高窟,”朱塬說著,想了想,道:“你就當這是第一件事吧,敦煌有石窟,內有前朝留下的壁畫……嗯,你應該知道我在籌建博物館的事情,就是為了展覽弘揚咱們華夏文化,西域從漢時就是我華夏領土,那敦煌石窟,其中壁畫,雖說與佛家有關,也能算作我們華夏文化的一部分,更別說……我記得,一些石窟內還儲存有大批的佛經和其他各種書籍,積攢了上千年的,如果我沒記錯,少說也有幾萬部,作為一個讀書人,你應該能想像,幾萬部書籍上面,要記在了多少滄海桑田,總之,找到它們,整理並保護起來,若是將來條件寬裕了,還要進行謄抄,避免各種孤本絕版就此遺失,明白嗎?”
關於敦煌古卷,記得是封存在一座石窟當中,累計了上千年的各種文書,幸運地儲存到了幾百年後,足足幾萬冊,然後,就那麼被一個道士當廢紙一樣論斤賣給了外國人。
類似的事情,即使曾經發生了太多,想想還是讓人感覺窩囊。
這次,總不可能再來。
薛戍不知道少年平章為何會知道這些,卻是認真點頭:“下官謹記。”
朱塬還有些不太放心,看向薛戍:“你對佛家沒有偏見吧?”
薛戍認真地搖頭:“沒有。”
朱塬想想又道:“我剛剛說了,那些都是我華夏文化的一部分,更何況,其中書籍,也遠遠不只是經書,還有太多其他古卷,比如關於絲綢之路的各種珍貴記載,甚至,其中一些書籍,對於現在的我們也是很有用的,總之,你可別悄悄給我毀了。”
薛戍更加認真,表情還嚴肅起來:“平章請放心,下官絕不會做出故意損毀書籍這等事情,也不會容許其他人如此做。”
“那就好,”朱塬點頭,相信薛戍雖然是個能夠變通的人,但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說謊,接著道:“然後,對於你去往敦煌,治理地方的同時,接下來幾年,你要經營的核心,其實就是兩件正事,‘通商’和‘屯田’。”
薛戍道:“下官以為,屯田,或應該更重要些。”
“沒有先後,兩件事一樣重要,”朱塬笑了下,說道:“而且,我現在還不知道敦煌那邊的水土情況,你要知道,若是適合屯田,肯定要屯的,但,如果那邊的環境已經非常脆弱,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儘可能去保護,避免環境繼續惡化。”
薛戍想了下,說道:“如平章那……綠化處?”
還在明州時,薛戍就不止一次聽到當時的少年營海使有著各種關於保護環境的觀念,為了在採伐樹木之後及時補種,還特意設定了綠化處,這在以往歷朝,可都是沒有的事情。
“是啊,而且……前些日子,祖上已經批准,更進一步設立正五品的綠化司,”朱塬說著,見兩人都還帶著不解,想想道:“你們別以為這不重要,實際上,這非常非常重要,其中觀點,我之前也講過,咱們要可持續發展,不能一兩代人就把資源耗光,還不知道去補充,到時候,咱們子孫……可就無以為繼了。”
下方兩人,聞造點了點頭。
薛戍點頭之餘,想想還說道:“下官讀平章的《經濟之學》,其中關於《資治通鑑》之‘人相食’統計……我華夏平均三四十年就有此慘劇,下官……聯絡平章曾經教授的諸多知識,就想,或也與這‘可持續發展’,不無關聯。”
朱塬點頭:“肯定是有關的,傳統的農業時代,一塊土地,哪怕懂得了施肥之道,但那肥料終究還是來自於土地,迴圈過程中,終究不斷損失。結果就是,最多三四十年,地力也就耗盡了。想要重新恢復,必須停耕一些年。”
朱塬說的輕描淡寫,薛戍卻能夠聯想到更多畫面。
那停耕的一些年裡,重新蘊養土地的……可就是那千萬百姓啊!
這麼想著,薛戍抬頭看向某個少年:“平章,下官親自去探看過那鳥糞島……也對南邊那實驗田有所關注,若是如平章所言……只那沿海一些鳥糞島,怕是無法彌補我大明千萬頃田地的地力消耗罷?”
朱塬點頭:“這件事分為兩點,一方面,咱們大明臨海,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大規模的鳥糞島,但遠海有,一些島嶼,無數年的鳥糞積累,足有幾十丈深度,若是能開採運來我大明,數量還是很可觀的。另一方面,就是採取化學手段人工製造肥料,這一點……同樣還需要時間。而兩方面的前提,都是咱們要先進入工業時代。”
薛戍追問:“平章,這工業時代……具體還要多少年,才能入了門檻?”
朱塬也想了想,說道:“或許你也知道,蒸汽機原型已經造出來了,祖上還打算在之後的親耕大典上演示蒸汽抽水。因此,接下來……一切順利的話,最多十個‘三年計劃’,事情就差不多。”
“三十年呵,”薛戍想起昨天去機械工廠那邊看到的蒸汽機,同時腦子裡算了下,點頭:“這天下百姓……倒是等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