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掛起。
沒人離開,沒人喊累,連孫守真都覺得自己更加矍鑠了幾分,匆匆吃了一些東西,就再次投入到連軸轉的工作之中。
洪武元年臘月廿二日的這一夜,漫長而短暫。
燈火通明瞭一夜的實驗室院落內,轉眼已是臘月廿三的寅初時分。
到底已經年過古稀無法通宵的孫守真在廨房躺椅上被院判陸惟恭喊醒,沒有剛醒的迷糊,睜眼便問:“可是成了?”
陸惟恭也是激動:“大人,成了,成了……”
孫守真伸手:“快,快扶老夫起來。”
陸惟恭和因為父親晚間未歸特意跑來看顧的孫家長子孫贊一起將尚書大人攙起,還攔著讓老大人先穿上一件裘衣,三人這才走出西廂的廨房。
院落正北的一排實驗室外,燈籠光線下,本該是一天中最安靜的時刻,當下卻擠了一大堆人,大家暫時都停止了院內方桌上的風乾操作,附在一處窗邊嗡嗡議論著。
見孫守真過來,眾人紛紛施禮,一個個表情裡也都帶著喜悅、驚訝、讚歎等等表情。
陸惟恭引著孫守真來到東邊大家圍聚的等級最低的一間實驗室外,結果已經轉來了這裡。
進了屋,這邊點了一大片蠟燭,顯得更加亮堂,幾近白晝。
屋內幾人正圍在操作顯微鏡的戴三春身邊,見孫守真進來,又是施禮。
戴三春也抬起頭,表情裡的喜悅遠遠壓過疲憊,直接笑著對孫守真道:“大人,您來執筆吧,向陛下報喜。”
孫守真知道,涉及醫學,戴三春性格絕對嚴謹,聽他如此說,那就是十成十的有效了。
連連點著頭,孫守真卻還是道:“老夫先看看,先看看。”
戴三春親自將擺在一旁托盤裡的八個培養皿端過來,放在孫守真面前,一一指點介紹:“大人請看,雖說時間尚短,但,對比這兩個沒用了藥的,其他六個培養皿,葡萄球菌的菌落成長,都是明顯受了抑制。大人細看,這裡,這裡,還有這裡,都是抑菌環之雛形。”
雖說青黴素相關主要是戴三春負責,但孫守真對這種藥物的關注和了解一點也不比戴三春少,當下一看也就明白,連連點著頭:“好,好,好……”
戴三春也繼續笑著:“大人,趕緊寫了奏章吧,也是年關,下官覺得,咱們這固態青黴素,一點不比那祥瑞差,是個好彩頭。”
“是,是呵,”孫守真又點頭,再細細看了看那幾個培養皿,說道:“老夫這就寫,還有呵,誰……那誰,取了老夫官袍來。”
孫守真長子孫贊立刻在外圍答應:“爹,您寫著,官袍已是取來了,不耽誤您上朝。”
孫守真笑著答應,當即在一旁的操作檯前坐下。
戴三春親自送上紙筆。
洋洋灑灑寫了一千餘字,修改一番,再謄抄一遍,孫守真這才滿意。
時間很快也來到了寅時正刻。
孫守真長子孫贊親自把父親接到另外一處屋內換衣洗漱,戴三春、陸惟恭等醫部官員也紛紛做起了準備。
大家這些日子因為‘醫賢祠’的事情受了那麼多的氣,今天,因為這固態青黴素順利製成,眾人明白,這注定了將是醫部最為風光的一天。
揚眉吐氣。
很快,醫部一行人便從後湖醫學院這邊出發。
朝廷規定是六品以上官員無事不得缺席朝會,六品一下隨意,隨意的意思是,有事了,也可以上朝的。
於是,今天,連一些正九品的醫部低階官員都跟了上來。
或騎馬或乘車或坐轎,加上提燈陪同的隨從僕役,玄武湖邊通往城內的小路上,亮著光的人流延出了長長的一串,如同耀眼的星光從天邊墜落,閃在人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