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也忍不住了,再次插嘴:“哪有如此荒唐之事。”
“有的,”朱塬道:“有個皇帝聽到百姓餓死了,很疑惑,問身邊人,他們為什麼不吃肉呢?”
朱標搶答:“這是惠帝典故。”
屏風後的老朱卻是沉默思索。
朱塬也再繼續:“所以,‘科學’和‘哲學’都是不能少的,‘科學’是基礎,‘哲學’,是殿下培養‘帝王之心’該追求的一個高度。那麼,最後一個問題,殿下追求的‘帝王之心’,究竟該是怎樣的呢?”
這問題出口,無論是屏風前的朱標還是屏風後的老朱,都不由的打起了精神。馬氏聽到現在,又看到丈夫的反應,也有些後悔,剛剛該拿了紙筆,現場給他每父子倆把東西記下來,免得隔壁孩子再回去麻煩整理,還可能遺漏。
朱塬問出來,也很快給出答案,又是一頁‘PPT’遞給朱標:“其實,無論道家還是儒家,都給出了答案。道家講究‘自然’,儒家講究‘中庸’,說到底,就是平衡之道。”
朱標看了眼面前紙頁上的兩個詞,跟著輕聲念出:“平衡之道?”
“對,平衡之道,”朱塬道:“這其中,我認為道家的‘自然’,其實還要更高一些,殿下,這裡是一頁示意圖,講的是一個‘生物鏈’的道理。”
朱標又接過,朱塬也繼續:“自然界中,狼吃兔子,兔子吃草,草生於土,土中養分又來自所有生物,這就是‘生物鏈’,呵,其中還有一個‘食物鏈’的概念,不過,這概念相對就去小了很多。因為吃兔子的遠遠不只是狼,小到狐狸,大到老虎,抓到兔子,都會吃。我這頁示意圖要將的,就是自然界中平衡之道的展示。殿下可以想象,如果切掉任何一環,比如,沒有了食肉動物,那麼,食草動物,諸如兔子,諸如野羊,就會瘋狂生長,野羊和兔子太多,將草根都坑光了,那麼,土地上沒了草,就會變成沙漠,到時候,大部分生物都無法再在沙漠裡生存,這就是自然中的平衡之道被打破的結果。”
朱標認真聽著,覺得很有意思,又覺得,是不是偏了?
屏風後的老朱卻明白,沒有偏。
這是再說,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這天下計程車農工商,都是必須存在的,少了其中一環,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如同老朱所料,朱塬隨後也果然這般解釋了一遍,讓朱標恍然大悟。
不過,這其中其實就開始夾雜了朱塬的私心。
除了文武百官和士農工商,也是必須的呀。
朱塬其實還考慮過新增更多一些私貨,方案都設計好了,不過,最後卻是放棄,過猶不及,一步步來更穩妥。
畢竟才教了太子殿下要獨立思考,聽課今天的課程,正是思維最獨立最活躍的時候,萬一被看破了意圖,這可不好。
因此,給出了‘帝王之心’關鍵的平衡之道,再明確灌輸了一番朱標應該在百家學說中保持平衡,超脫於外,學會‘獨立思考’,形成‘自由意志’,朱塬便宣佈今天的課程結束。而且,從講課過程中對朱標的不斷觀察,朱塬也相信,今天之後,太子殿下將會有一個明顯的改變。
稍後要做的,就是順應這種改變。
當然,這就要老朱這個當爹的安排了。
這次再將一些儒生從朱標身邊調離,日常學習中加入更多其他學問,太子殿下也就不會再產生太多的牴觸心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