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昨日見到那小宦官,性格謹慎的吳禎本能地不想背後點評這位,見華高盯著自己,不開口就不放過他的模樣,頓了頓,只能道:“翰林……很是老練。”
這是真心話。
吳禎旁觀全程,只覺得,該想到的事情,這小少年都想到了。
首先,朱塬是為了維護剛剛那位老人。
吳禎還不瞭解詳情,不過,見之前華高也對那位老人頗為看重,就明白對方定是有過人之處。
因此值得維護。
其次,維護同時,又不能讓老人家宅不寧,甚至父子反目,這就需要謹慎處理。
否則好事全變了壞事。
朱塬的解決方法簡直巧妙,把好處給了老人家孫輩,只一下,就直接安撫住了上面兩代人。於是,再之後的懲罰,不僅老人自己沒意見,看得出,那性格綿軟的柳家二子,顯然也為了兒子能夠讀書奔個前程,一時間都發了狠,要回去教訓自己的潑辣媳婦。
吳禎甚至能夠想象,那被教訓的婦人,只要不是個太蠢的,那怕為了孩子,今後也不敢再對老人不敬。
再回頭看,前後整件事,看似簡單的處理,但,若是其他人來做,吳禎覺得,哪怕是自己,一時間也不一定能想到這麼周全的答案。
再次瞄了眼朱塬走開方向。
吳禎內心難免又泛起強烈疑惑。
這……真是個昨日才過了十四歲生辰的小少年麼?
不過,隨即又想。
與這樣一個少年相處共事,再聯絡那些傳聞,想想昨晚自己連夜研讀的那本《數學基礎》,還有之前大半個時辰會議上對方的表現,吳禎又放心了更多。
至少,這小少年……不會把他帶到如同自家兄長那般的尷尬境地。
兄長處事……
那怕心裡,吳禎到底不願過多置喙,但,若能有這小少年幾分練達通透,也不至於明升暗貶到蘇州府做那甚麼指揮使。
外人都能看明白的一些事情,吳禎怎麼可能不知?
也勸過。
不過,早年讀過書的緣故,兄長一直自詡儒生,也和他明說,只求一個無愧於天下蒼生百姓黎民,至於爵位功名,他並不看重。
吳禎很無奈。
甚至能夠想象,主公大概也無奈。
其實都已明示暗示過多次。
就像之前平張後的封賞,大家都有個文散官職銜,比如華高的榮祿大夫,自己的資善大夫,就自家兄長沒有。這簡直就是在明說,你安心做一個武將,該文官處理的事情不要插手。
然而,到底沒能磨平自家兄長那一意孤行的傲氣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