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三春用朱塬給的檢測方法做好了一套培養皿,送到實驗室另一側緊鄰的恆溫暖房內,轉回來,親自將剛剛作廢的那套培養皿用滾燙的強鹼水清洗乾淨,看了看還在低頭閱讀的朱塬,暫時轉去指導一位醫者過濾剛採摘的‘甜瓜青’。
如此又過了一會兒,見朱塬把自己那份筆記翻得差不多,才走過去。
朱塬看完筆記最後一頁,抬頭向走過來的戴三春點頭示意,笑著感嘆:“有些難啊。”
對於朱塬來說,提取青黴素,屬於遠超蒸汽機的知識盲點,大致能夠想到的一些方法,也不是目前條件能夠實現的。
渾身上下的防護服穿著不可能舒服,戴三春也拉過一張椅子在朱塬身旁坐下,算是休息,一邊道:“大人在明州時說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回到這個時代一年來,朱塬說過太多話語,也不記得何時提起。
不過吧……
聽這句話的風格,如果不是魯迅說的,那應該就是自己說的。
合上筆記,朱塬示意周圍:“我們先看看這裡,稍後出去再談,穿這個太不舒服了。”
戴三春點頭。
再次起身,還找了紙筆以及一個還是朱塬弄出來的寫字板,打算隨手記錄。
朱塬就近看到一個,指向手邊操作檯上一盞油燈:“加熱最好用酒精燈,油燈或許便宜,但太容易燒黑器皿,還有雜煙。你們別怕酒精昂貴,這是必須的消耗。”
戴三春一邊記著,一邊示意另一個:“大人,熬煮大量溶液的炭爐也要換麼,只用酒精似乎太慢?”
朱塬看了看另一個直徑一尺的玻璃坩堝,下面是粗陶炭爐。
這麼大隻,感覺再用酒精就過頭了,後世這種程度的加熱應該用電爐之類,當下可沒有,想想說道:“挑最好的無煙碳,再者,你這爐子可以加一個小號手搖鼓風機,讓炭充分燃燒,火也能更大。”
戴三春再次記下。
這邊說完,朱塬走向正在進行過濾操作的一位醫者,一邊想起:“還是酒精燈,我記得我說過,熄火時要用蓋子蓋上,不能吹,否則可能爆炸,你記得吧?”
“記得,還……呵,不提也罷。”
戴三春在一旁帶著苦笑的聲音傳來,顯然還有過教訓。
事故最能教育人。
朱塬也沒多問,打量面前過濾裝置下方一滴一滴慢到讓人著急的滴落速度,說道:“可以做一個加壓裝置,適當增加過濾速度。”
戴三春不解:“加壓?”
朱塬從旁邊拿起一個剛剛就注意到的手臂粗一尺長的銅製注射器,只是沒有針頭,先換話題轉向這個:“材質換成純銀的,或者嘗試用玻璃製作,銅比鐵穩定一些,但還是容易生鏽,可能會汙染溶劑。”
戴三春再次記錄。
朱塬一邊擺弄手中的注射器,一邊繼續:“就類似注射器的道理,加壓推出液體,同樣,這邊的過濾器,加壓氣體也能加快過濾速度,不過,注意適度,不能為了效率影響過濾質量。”
戴三春記錄著,朱塬放下手中的注射器,拿起操作檯上貼著‘活性炭’標籤的一個瓷罐,開啟看了看,問道:“是我說那種入水能產生氣泡的活性炭嗎?”
戴三春點頭:“此乃柚皮乾燒而成。”
說著吩咐一句,照看過濾的醫者取了一杯清水過來,挖了一勺活性炭顆粒倒入水中,頓時滿杯的氣泡。
“不錯,”朱塬說著,想了想,補充道:“你們要注意,過濾和吸附……不一定對等。用活性炭過濾……或許恰好把需要的東西吸附掉,只剩清水。”
“下官已有經歷,”戴三春道:“因此還在嘗試,是否有法子先讓這活性炭將青黴素吸附,積累足夠,再提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