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怕步子太大。
還因為,即使來明州之前就和老朱招呼過,依舊擔心太多的離經叛道會招來非議,乃至影響到老朱本人對自己的觀感。
再就是一個原因,來日方長。
時間還很多。
甚至,極端一些,哪怕自己沒了,畢竟這具身體實在太弱,但,他已經給老朱灌輸了足夠多的理念,相信以老朱的強大執行力,即使某些情況發生,依舊會將很多事情逐漸推進下去。
再更深層次一些。
改革,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上下數千年,改革的成功難度,一直都比革命要大很多,非常多。
必須小心翼翼。
朱塬可一點不想做商鞅。
回城時,天色已經擦黑。
轎子外是舉火提燈裡三層外三層的護衛,轎子內卻很安靜。
某個麻袋照例跟隨,跪坐在朱塬腳邊,手裡捧著一個小小的玻璃燈籠,只有一根蠟燭,卻能將轎內照得很亮。
朱塬在翻看一份造船工廠的學徒招收方案,這也是最近提出來。
簡單一個原因,工匠,特別是專業而熟練的工匠,越來越不夠用,必須大批次招收學徒。
姚封擬定的方案,結合朱塬給出的諸多意見,當下差不多是定稿。
大致上,接下來,造船工廠各個流程的工匠,首先要進行一次等級評定,這當然是朱塬提出來。根據不同的等級,薪酬待遇會做一定的調整。再就是,官方會安排達到一定等級的工匠帶領學徒。
同樣根據不同等級,或者不同做工型別,每人帶三到五個徒弟,要求最多三年必須出師。
這也是考慮到當下工匠們普遍的敝帚自珍。
最多三年,徒弟的考核還是不合格,工匠本人也會遭到降級,相反,帶出了足夠多足夠好的徒弟,級別也會提升。
另外,人才培養,還會與明州海事學堂聯絡起來。
識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接下來,哪怕是最好的造船工匠,如果不識字,也會強制安排掃盲課程。
如果工匠能再更進一步,學會製圖,那更會是一份資歷。
這些都會與工匠本人的評級和待遇密切相關。
再歸根結底一下,還是那句話,規模很重要。想要實現工業化,各種專業人才的數量也是一個必須的前置條件。
看完這份檔案,朱塬接過麻袋很自然遞過來的鋼筆,墊著檔案墊板批註一番,這才合上稿子。再看眼前,明亮的對映光線照耀下,腳邊丫頭依舊肌膚白白,眼眸晶亮。
好像最初。
不過,回不到最初了。
這妮子,本來是比朱塬矮一丟丟的,但,可能是女孩子發育確實比男孩快的緣故,這才半年多,個頭就已經比自己還高。
伸手過去摸了摸丫頭腦袋,朱塬笑問:“要回去了,期不期待?”
藺小魚保持捧著燈籠的姿態,輕輕點頭。
嘴角還小小勾起。
照留白姐姐說法,小官人回了金陵,就能歇歇了。
這定海,太累人。
小官人那麼好,為甚麼還要那麼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