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塬轉向洛水剛盛好的甜湯,一邊對身旁兩個小丫頭道:“家裡怎麼樣?”
採桑正琢磨要怎麼說,釵兒已經道:“很好呢,母親說這幾次去廟裡,都會給大人祈福,說大人是咱明州的福氣。”
“嗯……”
丫頭嘴巴太甜,朱塬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釵兒卻已經繼續:“大人,奴聽說了一些事情,不知道合不合講?”
朱塬好奇:“什麼啊?”
“關於銅錢兌銀之事,”釵兒道:“奴在家裡聽說,市上銅錢兌銀,只需800文就能換一兩,比官家定的規矩差了200文。奴……還聽說,這是有人偷偷往番外販賣銅錢之故。奴想著,大人負責監造銅錢,任好的成色,怎能送到番外去?”
釵兒這麼說完,採桑的小嘴已經微微張開,眸子也瞪得大大的。
這……
回來時不是說……不是說……不說的麼?
釵兒說完,微微垂下腦袋,一副略微忐忑的模樣,只是,低頭過程中悄悄瞄了眼旁邊的採桑。
笨丫頭。
大人就算知道,自己這麼再說一遍,也是一種表忠哩。
而且,還能在大人這裡更留幾分印象。
朱塬聽釵兒說起這個,倒是真有些意外,身邊這小丫頭,才這麼大點,就能注意到這些事情。
關於銅錢匯率,朱塬確實知道。
更知道沿海商人私下向海外販賣銅錢的事情,甚至知道銅錢的海外價格。
比如日本,大概200文左右,就能換一兩銀子。還有南洋諸國,不僅華夏曆代銅錢也是普遍通用,而且更加值錢。
對於這件事,朱塬個人的態度是,結合前世的經驗,還能有出口貨幣更加賺錢的生意嗎?
不過,朱塬同樣知道,時代不同,情況也不同。
當下中國是缺銅的。
或者說,之前的歷朝歷代,這片土地上,都是缺銅的,因為銅不只是可以鑄造銅錢這麼簡單,本身的用途也非常多。因此,至少表面上,歷朝歷代都對銅錢的出口有所限制。
至少目前,對於銅錢的出口,朱塬同樣持否定態度。
老朱打發一批鑄錢匠人過來,讓朱塬意外成了大明中央銀行行長之後,很快也有人向朱塬反應這件事。
主要是,因為朱塬的個人偏好,明州這邊鑄造的銅錢,質量實在是太好。
因此已經被盯上。
營海司也釋出了禁止銅錢出口的禁令。
明州這邊,因為距離營海司衙門太近,市舶司查得嚴,還沒什麼,但,從這邊收攏了銅錢,運去南邊,從福建或廣東出口,那就有些天高皇帝遠。
因此很難禁絕。
既然如此,朱塬的態度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是為將來考慮。
還是那句話,還有比出口貨幣更賺錢的生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