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移默化。
採桑也是學字後逐漸明白了潛移默化是甚麼意思,不過,卻還是疑惑,自家大人要用這些標語,潛移默化甚麼?
無論如何,定然是很重要的東西。
採桑敢在床笫之間向自家大人撒嬌爭取,但,出了臥房,特別又是府裡規矩越來越嚴,她也就不敢再多問。
除非有一天,自己倒了寫意姐姐和留白姐姐那樣受大人寵愛的程度。
嗯。
就算如青娘和洛娘那樣,大概,也就能多說幾句了。
想到這裡,為了能和大人多說幾句話,採桑暗暗打定主意,要認真地多學一些學問,至少要能聽懂大人偶爾說得是甚麼不是?
來到甬江畔,不用停留,騾車直接從一條寬闊的浮橋過河。
抵達南岸,空氣裡明顯就多了幾分煙火氣。
說起來,若是沒風的日子,那怕是營海使府邸內,偶爾也能聞到空氣裡飄蕩的煙火味道。
燻烤魚獲,燒製磚瓦,開爐冶鐵……
當下的定海周邊,沒日沒夜,時時刻刻都在燒造著太多東西。
特別還是南岸這邊。
烘魚作坊和磚瓦火窯,全部都在這裡。
路過烘魚作坊,採桑幾個又看到了高高的圍牆,這邊還設定了哨塔,還有高出圍牆一些的大型倉房。
以及……圍牆內時刻飄蕩出來的煙火。
帶著烤魚的味道。
同樣平整寬闊的道路,騾車一路行駛,終於來到陳山北麓的一處社群門口。
這邊也建起了圍牆。
同樣的一丈高。
不過,相比船廠和烘魚作坊的磚石圍牆,這邊的圍牆是黃色土夯,以及,同樣不缺少的標語。
大門出立了牌坊,上面是四個大字:昌國社群。
這邊全部都是從昌國諸島遷移而來的漁戶。
採桑和釵兒都知道這件事,她們進入營海使府邸時,家裡還沒有搬遷。
直到這邊給出了條件。
自願搬遷,分房分地,以及,家庭子弟可以上學,乃至成為各種學徒工人。
於是,至少採桑他們那個村子,沒有人再肯留在岱山島上。
騾車進入牌坊大門,首先是一條南北筆直的街道,足有三丈寬,街道兩旁是齊整的二層磚瓦小樓,這是那甚麼‘商業街’,就如這‘社群’一樣,說法都來自自家大人。
街上已經有些店鋪開張,大部分還空著。
採桑仔細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