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醉飲江山 > 卷三 情若有知篇 第五章 江湖風雨盞茶間

卷三 情若有知篇 第五章 江湖風雨盞茶間 (第1/2頁)

廬州城,南接荊州,北通汴梁,西邊兒矗立著江湖聞名的靈山,東頭則可一路順水下至兩淮佳地。

北有太原,南有福州,俱是天下英豪聚散之處,各路情報層出不窮。但要數這中州武林訊息最流通之地,卻是非廬州莫屬。

城中有一茶館,店鋪開得闊氣至極,在廬州最繁華的一條街上佔了塊七八十尺見方的地,蓋起四層屋宇,再在屋頂拉開一面皇帝車蓋般大小的旗,刻上個簡簡單單的“茶”字,隨風飄舞,站在廬州城外好幾裡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雖然所賣茶水的價格與他處無異,但茶館裡頭卻分了好幾塊不同的地方,八仙桌到垂簾再到雅閣,不一而足,卻是將平頭百姓、囊中羞澀的江湖浪子,那些世家紈絝的性情都給照顧到了。

故而小小一方茶館,濃墨重彩不遜江湖。

前幾日傳得沸沸揚揚的,還是那南方的福州城外,又出一名起刀喚驚雷的一品刀客,令人不禁驚歎這江湖近日怎麼竟接二連三地冒出一品高手。然而轉眼之間,那名號喚作刀起驚雷的段狩天便在眾人視線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任憑訊息多麼靈通的百曉生,也不知道他去了何處。

各種小道訊息也就應運而生。有說段狩天苦練刀法是為報仇,而今功力大成自然是去尋仇家了。也有人探得段狩天消失前幾日,聶家的二把手聶君懷恰從福州經過,不由揣度段狩天的失蹤是否與這北武林魁首有關。

這江湖,最不缺的便是傳說。但既然有前人能將洛劍七那般絕世劍客的傳說都給抹去,段狩天自然也難逃一劫。沒幾日,在這小茶館中如風暴般擴散的,便是苗疆附近一個叫暮秀村的村子,被人盡數給屠了城。

訊息一出,人心惶恐。雖說廬州離南疆還算遠得很,但這村子的滅頂之災來得未免有些太過突然,不由令人聯想到前不久大宋與苗疆之間關乎駙馬徐榮的一次摩擦。不少有識之士當即在茶館定論說這是苗疆反撲的預兆,而那所謂失蹤的代樓暮雲則必然未死。否則,一向以力為尊的代樓桑榆怎可能安居於苗王之位整整兩個月?

就在那儒衫綸巾計程車子敲著桌子激昂陳詞這個觀點的時候,一扇珠簾後面,趙無安終究是忍不住,把剛飲入口的熱茶給噴了出來。

“老大慢點,老大慢點。”胡不喜殷勤地遞上絲巾,為趙無安拭去領口沾溼的水珠。

“若是讓他在代樓桑榆手下走幾個回合,不知敢不敢再這麼說。”

趙無安放下手中滾燙茶盞,哭笑不得道。

“哎呀,這些個酸敗儒生便是這副德行。他只怕是這輩子都沒踏進過廣南路,道聽途說,還能講得這麼有理,管他作甚。”胡不喜擺擺手,臉上盡是厭煩神色。

四周皆有簾幕遮擋,二人正中擺著一副小桌,三兩茶盞,盡著色澤金黃的濃茶。茶至盞沿七分處,馨氣濃郁。

簾幕之外,到處傳來或低或高的交談之聲,有者言及市井肉蔬,亦有高談闊論而今天下大勢者。

小小茶館,儼然一座有滋有味的江湖。

二人坐於簾後,一邊聽館中鼎沸人聲,一邊都以內力暗送言語,彼此交談,倒是無需顧及外頭那吵鬧環境中會隔牆有耳。

“不過,老大應該也覺得沒來錯地方吧?這裡雖然愣子多了些,但訊息總還是傳得比淮西及時許多。我上一次便是在廬州聽說了崑崙有人下山,才急急去久達寺找你,果然那邊兒還沒這個訊息。”

趙無安輕蹙眉頭,沉吟道:“不,如今仔細一想,似乎直到許久之後,淮西也無崑崙來人的訊息。就像是那些崑崙弟子下山半途便消失了。”

胡不喜眼見又撞到根樁子,不禁一傻眼,連忙補救道:“但至少我們知道了那暮秀村被屠了啊!都在南疆,總不能是同名同姓吧?”

趙無安嘆了口氣:“雖說這是無可奈何之事,但我仍然不明白,這究竟是何人所為。”

“還用想嗎?誰造了這個村子,自然是他的對頭把村子給毀了。”

“東方連漠顯然在利用著這個村子,那麼是解暉嗎?又或者,因為寧丹桐揭開了暮秀村的真相,導致東方連漠親自摧毀了它?”趙無安低聲道,“別忘了,我們離開暮秀村那一天,遇到了誰。”

胡不喜微微一愣,握著茶盞的手不由自主地收緊了半分。他把頭一撇,哈哈笑道:“老大是想說聶君懷?不過只是個一品高手罷了,便是他望嶽酌歡俱在,老 胡我還不信,能壓得我這小胡刀出不了鞘?”

江湖有傳,聶君懷兩袖清風,一身正氣。

這卻皆非謬讚,而是實指。聶家望嶽劍收於聶君懷袖中,可造出一身堪比天地造化的凜然正意,而兩袖氣機湧動,更能如龍直驅百尺,威勢不亞於胡不喜那半里胡刀。

胡不喜雖一向為人灑脫不羈,但血脈之中終究還是有著江湖人的幾分爭強好勝之意,否則也不至於如此年輕便登臨一品妙境。

故而在他面前提起聶君懷,胡不喜多少還是有點未能酣暢一戰的不忿之意,這倒是與段狩天如出一轍。

最新小說: 無上聖主之都市重生 截教弟子諸天行 太白劍俠傳 秦時明月之大人才系統 劍道神尊 重生之末世求武 修真除妖錄 人在仙秦,開局征服風雲世界 封神:紂王,求求你當個昏君吧! 御刃之鋒 因為怕被打所以全加敏捷 凡人修仙傳之一定要苟 仙衍錄 穿越順便修個仙 無上道火 不朽劍帝:劍閣觀劍一百年 劍歌行 武唐俠義風雲錄 紅樓之榮華春景 不造反就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