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閒為了今天之事,可是下足了工夫。果然,他這話一出口,不僅讓李顯與眾位大臣頻頻點頭,就是宗楚客也無法反駁。
李顯應允道:“那好,盧愛卿,朕和眾愛卿就當場見證一下你推薦的這幾名舉人!”
“多謝陛下,他們早已在殿外等候了!”
不一會,楊乘億、常敬忠、文俊三人魚貫而入。
他們三人是今早才知道盧小閒的真實身份的,盧小閒對他們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後,三人感激涕零,他們知道這對他們將意味著什麼。
三人拜見過李顯後,盧小閒首先指著文俊對李顯道:“陛下,此人名叫文俊,一手詩詞功夫無人能比,可偏偏因相貌醜陋,數次與進士無緣。今日,微臣之所以要推薦他,是想向天下讀書人證明,我大唐的科舉是為了選用人才,而不選美男子!”
盧小閒這話說的很有水平,他先將文俊的劣勢擺了出來,堵住了宗楚客的嘴。
果然,本來見文俊相貌醜陋而眉頭緊鎖的李顯,聽了這話,頗以為然,此刻眉頭也舒展了。
宗楚客也不得不放棄了以相貌醜陋為由攻擊文俊的念頭,只好在心中暗罵一聲盧小閒狡猾。
盧小閒對文俊道:“文舉人,今日你也不必藏私了,把你以前的詩作,都在這吟一吟吧!”
文俊點點頭,便開始一首接一首開始吟誦起來。
“停!”宗楚客突然喊道。
李顯是個詩迷,正聽的津津有味,被宗楚客打斷,頗有些不悅道:“宗愛卿何事?”
“陛下,他如此吟詩有作弊的嫌疑,不如我們現場出題讓他作詩,這才能顯出他是否真有水平!”宗楚客振振有詞道。
李顯一想,宗楚客說的也有道理,便點頭應允。
於是,包括宗楚客在內,數個大臣依次命題,讓文俊現場作詩。
文俊不愧有“文八叉”,之稱,文如翻水成,賦作叉手速,絲毫不亞於三國時期曹植的《七步詩》,而且是詩詩均為佳作。
李顯大為歎服,笑著向宗楚客問道:“宗愛卿,你認為這文俊可是人才?”
在眾目睽睽之下,宗楚客也無法顛倒黑白,只得點頭道:“文俊學富五車,出口成章,當真有才!”
“那宗愛卿,你認為這文俊可否任用?”李顯追問道。
“可用!”
“用在何處為佳?”李顯繼續問道。
宗楚客左思右想了好一會,這才道:“微臣認為放在翰林院做編修為宜!”
李顯點點頭:“那好,喬愛卿,就特任文俊做翰林院做編修吧!”
“臣遵旨!”喬為仁應道。
盧小閒接著說道:“陛下,微臣推薦的第二個名叫楊乘億!此人有一特長,能夠作任意萬言文。”
李顯驚異道:“真是如此嗎?”
盧小閒笑道:“陛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如就由宗閣老現場命題,一驗便知!”
李顯點頭道:“那就有宗愛卿了!”
宗楚客也不客氣,當即命了一難題。
只見在眾目睽睽下,楊乘億開始炫耀自己的絕學,他讓工於書法的三十個小吏在庭中環繞一圈,執筆而坐,而自己則身處圈子中間,
楊乘億略加思索,依題而做,口授筆寫,如此週而復始,僅半個時辰,三十人詩筆俱成,
楊乘億依文數字得七千餘字,就這還不滿意,非要堅持做到萬言。一旁讚不絕口的宗楚客趕緊制止,七千字已經足夠了,又何必萬言呢?
李顯馬上下旨賞賜楊乘億綢緞布帛,將這位優秀人才收於國子監廣文館中。
盧小閒最後指著常敬忠道:“陛下,這名舉子叫常敬忠,十五歲就透過了明經考試而及弟,五經更是爛熟於心,今年還不過二十歲,他有過目不忘這本領,凡是自己讀過一遍的文章,都可口述千言!”
說到這裡,盧小閒看向宗楚客:“一事不煩二主,還是交給宗閣老檢驗吧!”
宗楚客眼珠一轉,向常敬忠問道:“你一遍能誦千言,十遍能誦萬言嗎?”
常敬忠道:“沒有試過。”
宗楚客找出一本平常人很難見到的古書,令其通讀十遍後背誦出來。
常敬忠席地而坐,聚精會神研讀眼前這本書,每讀一遍就用手指畫地而記,讀過七遍後,彈地而起,說可以背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