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看得出來,你和朝堂和坊間那些俗人不同,是個非常有見地的人!”武則天盯著盧小閒,“所以,有一件事情,朕很想聽聽你的意見!”
盧小閒心中緊張極了,難道武則天要當面讓他同意做面首?
“請陛下直言!”盧小閒艱難的說。
武則天放緩了語氣,向盧小閒詢問:“外面一直有傳言,說朕想把皇帝之位傳於魏王,你對這事是怎麼看的?”
聽了武則天的詢問,盧小閒張大嘴愣了好一會。敢情武則天壓根沒有讓自己做面首的想法,難道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盧小閒想了好一會,不是自己誤會了,而是張易之誤導了自己。
自找的麻煩事迎刃而解,這讓盧小閒的心情一下愉悅起來。心情好了,說話也利索了。
上官婉兒沒想到,武則天竟然會向盧小閒詢問如此敏感的問題。
上官婉兒是武則天的第一心腹,武則天從沒和她探討過這個問題,而現在居然會向一個外人問這個問題,怎能不讓她覺得詫異?
事實上,武則天問的問題,根本就難不住盧小閒,誰讓他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
武則天奪取皇位不容易,要想將朝廷治理的妥妥當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很多時候只能用一些平衡的手段。
一個穩固的集團,只能有一個一號人物,眾多的三號人物,絕不能在中間再有一個二號人物。武則天便是這個一號人物,魏王也好,皇嗣李旦也好,都只能做三號人物。
對於武則天而言,維護權力的平衡最重要,不管是武氏子弟,還是李氏皇族,她絕不允許讓任何一方面獨大,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對於自己的兒子和侄子而言,相互之間必須要有一定的敵對行為。有了敵對勢力,各自才會有存在的價值,否則,他們就會成為武則天的威脅,這等於是引火燒身。
盧小閒侃侃道:“將來把皇位傳給誰,陛下心中早有了定論,之所以現在沒挑明,只是時機還不到!至於坊間的傳言,陛
下根本無須理會!”
盧小閒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毫無根據的胡說。他知道,武則天從稱帝開始,就想好了將來把皇位還給李家。只是,如果她把這一點挑明瞭的話,朝堂上武李兩家的平衡立刻就會被打破,她自己的皇位馬上就會不穩固。所以,她從來不明確自己的想法。
上官婉兒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她看了盧小閒一眼,沒有說話。
上官婉兒與武則天相處的時間久了,對她的脾氣喜好了如指掌,即便是這樣,她也沒看出武則天究竟想把皇位傳給誰。盧小閒一語道破其中的奧妙,說武則天心中早有定論。是真猜出來了,還是在故弄玄虛?
“你怎麼知道我心中早有定論?”武則天追問。
“皇陵!”盧小閒輕輕吐出了兩個字。
自古以來,開國皇帝都會為自己修建陵寢,但武則天做皇帝這麼久,卻根本沒有修建過皇陵。這說明一件事情,將來她還是要葬在李氏的皇陵內。這麼淺顯的道理,按理說誰都可以看的出來,但誰也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豈不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對盧小閒所說的,武則天不置可否,只是微微點頭又問了下一個問題:“你再說說,朕現在對武氏和李氏族人的態度,可有不妥之處?”
很多人以為武則天會因為選擇繼承人問題而苦惱,那真是太低估武則天的能力了,這個問題在她眼裡,根本就不是個問題。她發愁的是,如何能夠保證既能死後傳位李家,又在生前不大權旁落,這樣的超級難題,才配得上她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腕。而這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平衡武李兩家的關係。
上官婉兒又把目光瞅向了盧小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