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渭水,進入大楚的第一座城鎮便是紅魚鎮。
與其他國度不同,作為位處邊境的城池,紅魚鎮的前方既然沒有高大的城牆為屏障,也沒有重兵把守,蕭牧帶著大軍如入無人之境一般,不費吹灰之力的便將整個城鎮佔領。
俘虜來的六十萬楚軍,從渭水抽調來的七十萬水族修士,從燕庭戰敗收編來的四十萬大軍再加上寧州本來的近四十萬三霄軍。大軍總數總計二百一十萬。
這樣數量的大軍,單是排程方面就極為困難,帶領這大軍渡江便足足花去了七日光景,這還是在已經抽調了魏地所有船隻的前提下。並且以魏地如今的排程能力,所調來的糧草也只夠這支大軍一個月左右的用度。跟不提軍械方面巨大的缺口,所有人幾乎都尋不到第二套備用的甲冑。
輕輕鬆鬆拿下大楚領土的蕭牧並無半點開懷之意,他皺著眉頭站在鎮門口,看著鎮中那些宛如驚弓之鳥的百姓們,看向周圍言道:“傳令下去,軍隊就地駐紮,不可驚擾百姓,違令者斬。”
甲士們趕忙點頭應是,得到回應的蕭牧稍稍心安又才問道:“其餘幾隊人馬的情況如何?”
兩百餘萬人的大軍數量龐大,平心而論哪怕是寧州眾人之中資歷最老的嶽平丘也沒有獨自一人排程如此數量大軍的經驗。
這麼大數量的軍隊若是排程不當,很多時候反倒會被這巨大的規模所累,被敵軍牽制得首尾不顧。故而魏來將大軍分為了六個軍團,分別由蕭牧、嶽平丘、周不鳴、寧陸川、蕭白鶴、徐陷陣六人帶領,除開周不鳴的手下帶著六十萬大楚收編來的軍隊外,其餘五人都領著三十萬規模的軍隊。
魏來出兵大楚的決定來得突然,那六十萬大軍打散收編的計劃根本來不及付諸實施,如今也只能由周不鳴領隊,方才讓這六十萬大軍發生譁變的可能降到最低。
依照著魏來的安排,這六十萬大楚軍隊由他與周不鳴帶著在前方開路,剩餘的五支大軍分別由蕭牧等人領著從並非五路跟在魏來身後,穩步前進,儘可能的收繳物資,以及用隨著大軍一同被押解而來的銀兩換去大軍所需的糧草以及軍械。
“稟告將軍,其餘四路大將都依照計劃抵達了之前預設的目標處,幾乎都未有遭到太多的抵抗,陛下帶領的六十萬大軍也依照計劃在前方六十里地處安營
紮寨。”一旁的副官聽到蕭牧的詢問在那時趕忙應道。
蕭牧多多少少能從對方的語氣中聽到一些興奮之意,畢竟於此之前,大多數人對於魏來的計劃都是抱有懷疑,甚至牴觸的心理的。
而如今這一切卻進展得如此順利,這著實大大出乎眾人的預料,這走入大楚境內後他們幾乎沒有遇見過一次像樣的抵抗,這樣的情況免不了讓人生出一種如今的大楚已經油盡燈枯的猜想。
蕭牧點了點頭,他將對方臉上的喜色看在眼裡,心頭卻有些擔憂——有道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更何況是這大楚。
他覺得此刻大楚的放棄抵抗,更像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更要命的是,魏地的財政與儲糧根本不足以支撐著兩百餘萬大軍的消耗,更不提橫跨渭水後,狹長的補給線給運輸糧草帶來的困難。魏來所謂的步步為營,在每一處城鎮儘可能的收繳物資的計劃在蕭牧看來,除非他們能狠下心來,劫掠平民否則斷不可能充盈大軍的補給。
想到這裡的蕭牧嘆了口氣,他又言道:“讓大軍駐紮好後,安排好夜裡巡邏的人手,一切照舊,不可有懈怠。”
那甲士聞言,倒也不疑有他,在那時朝著蕭牧拱了拱手,隨即便告退退下。
……
“陛下真的打算這樣一路打到天雄城?”先鋒軍的軍營中,周不鳴走到了魏來的跟前,看著眼前這個年紀連二十歲都不到的帝王如此問道。
“將軍覺得我打不到嗎?”魏來眯著眼睛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