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古笙。
在大楚絕對算得上是桃李滿天下的存在。
從四十年前展露頭角開始,這位儒道大聖的經歷傳奇,其中不乏有那麼一部分至今依然被楚帝的百姓津津樂道。
依照魏來的想象,一位成名已久的儒道大聖,應當是慈眉善目,滿頭白髮的老學究形象。但事實上,這位莫古笙老前輩,雖然確實滿頭白髮,但無論是刀削一般的臉龐,還是渾身散發出來的肅殺氣息,都與魏來想象中的形象截然不同。
“長公主殿下到訪,老朽本應遠迎,只是年紀大了,身子有恙,還望長公主海涵。”一見面,老人便朝著李澄凰拱了拱手,這般誠懇言道。
想要見莫古笙可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身子的異狀,這位大儒已經閉了死關。
而所謂死關,可不是尋常意義上的閉關所可以比擬的事情。
這世上的修士大抵只有兩種情況下才會選擇閉入死關。
一是壽元將盡,希望破開七門登臨聖境。
二是身負重傷,不愈則亡。
說到底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面臨著不成功便成仁的窘境,故而才會閉入死關。對於北境修士來說,八門大聖,幾乎是他們修為所能觸及的最高點,九門之事雖然存在,但太過虛無縹緲,沒有人會為了洞開九門去閉入死關,而莫古笙身為八門大聖選擇死關,顯然是那心魔的異動已經動搖到了他的根基。
也正是因為如此,即使是身為其弟子的趙天偃想要見上他一面都是難上加難,更不提魏來這個在大楚已經算得上是聲名狼藉的外人了。
不得已之下,魏來只能求助李澄凰。剛剛從無涯學院院長那裡拜謁回來的李澄凰對於魏來的請求想也沒想的便答應了下來。
然後便帶著魏來一行人來到了莫古笙閉關之所,期初趙天偃上前說明來意後,即使知道對方是莫古笙的親傳弟子,那負責看守的弟子依然態度強硬的要驅逐魏來等人,直到李澄凰出面,對方的態度方才在短時間內發生了三百六十度的轉變,在動用法令通知莫古笙,並且得到莫古笙同意後,一臉恭敬的將眾人請了進莫古笙閉關之所。
“莫先生閉入死關,想來定是有不得已的緣由,是澄凰叨擾,還請前輩恕罪。”李澄凰恭恭敬敬的朝著莫古笙回禮,態度恭敬,將一位上朝公主的禮儀拿捏得體,與魏來記憶中的刁蠻任性可謂判若兩人。
莫古笙聞言,搖頭笑道:“有道是人過半百知天命,不瞞公主殿下,老朽早已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之所以現在還苟延殘喘著,不過是有些心有不甘罷了,公主今日不來,不出幾日老朽自己也會出關,畢竟比起碌碌死在這死關之中,倒不如藉著還有些許氣力,再做些什麼,所以,長公主殿下不用有絲毫自責。”
莫古笙說罷這話,轉頭看向一旁的站著的趙天偃與寧欣。
二人雖然一開始便對於自家師尊的狀況有所瞭解,但在親口聽到對方說出這樣的話時卻依然免不了心頭一震,臉色悽然。
“周玄那邊的事處理得怎麼樣了?”莫古笙自然看得出自己這兩位徒兒心頭所想,卻並不在那個話題上多做糾纏,轉而問起了此事。
趙天偃一愣,隨即趕忙上前,將其中種種一一道來。但或許是顧念自己師尊與周不鳴的情誼,故而在提及周玄盜走大聖印,勾結張淼威脅於他時,措辭極為委婉,只言這其中有那麼些許誤會。
但莫古笙活了這把年紀,早就是人精一般的人物,哪會不明白自己徒兒的心思,大抵也從他的態度中將事情的真相猜得八九不離十了。他嘆了口氣,言道:“周兄為人坦蕩,但或許是忙於公務,又或是老來得子的緣故,終究對於玄兒是疏於管教,這事你並無差池,也勿需自責,其後種種我自會處理。”
趙天偃聞言趕忙言道:“師尊的當務之急是安心靜養,其餘的事情等師尊康復後再操心不遲。”
莫古笙聞言擺了擺手,言道:“天偃,你入門的第一天,為師教給你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趙天偃恭敬應道:“自省則明。”
“沒忘啊。”莫古笙言道:“人得自知,若不自知,便會自誤,我的病好不了了,再待下去,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你想讓為師人生最後一點光景,就浪費在這幾丈大小的屋中嗎?”
趙天偃聽出了莫古笙語氣中的心灰意冷,他趕忙上前一步言道:“師尊切莫自艾,徒兒今日來,就是為師尊想辦法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