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都迅速起床,有手套的全部都帶上,男知青拎著兩個水桶,沈婉清拿著個尿素袋,高愛華拿著個布袋子。
“鎖好房門,我們走吧。”唐衛國看眼手錶,退潮的時間快要到了。
“出發,我們去趕海。”陸遠第一次去趕海很興奮。
“請大家注意,漲潮的時候要快點上岸,否則一陣海浪把人捲走。”沈婉清好意提醒道。
“不錯,沈知青還懂得挺多。”唐衛國對她刮目相看。
“遇到螃蟹,小心別被蟹腳夾住,大青蟹能夾斷手指,還有大海鰻會咬人,有的海螺含有劇毒,不是什麼螺都能吃,還有河豚魚也有毒,不認識的來問我們。”王曉芳對四個新知青說道。
“好的,謝謝曉芳姐。”沈婉清是趕海小能手,可惜不能說這是秘密。
一群人來到海邊,已經有很多村民等著,老人孩子還有婦女們。
壯勞力出海去了,村子裡再窮也有漁船,不過天氣好才會出海,捕撈海鮮能分到錢票。
當然,男知青想去也可以,但是出海會有危險,想出海要籤生死狀。
只要能安全的回來,分到的錢會很可觀,但是村裡不種糧食,家裡人多需要買糧。
沒糧票錢花的更多,小漁村還是很貧窮,關鍵是村民太能生,現在很少有人避孕。
退潮了,沈婉清愉快的去翻石塊,其他人也飛快的找海鮮。
“哇!我找到大螃蟹啦!”高愛華抓到一隻大梭子蟹很開心的喊道。
“我這有鮑魚和海參,還有大蝦和大海螺。”陸遠也高興的喊出聲。
村民們看到幾個新知青,聽到驚呼聲都習以為常,這些知青真是大驚小怪,比當地的孩子都要幼稚。
沈婉清釋放精神力收海鮮,這個年代海洋生物真不少,沒有大肆捕撈海鮮還真多。
收收收,沈婉清主要收海里的生物,岸上的海鮮留給村民們撿。
兩個小時過後,沈婉清把空間的大海填滿,還收了很多海鮮放在倉庫。
以後有機會出島,她可以把海鮮賣去飯店,還有黑市肯定有人會買。
漲潮後,知青們都在岸邊集合,沈婉清撿的海鮮不多,但還是去換了兩工分,沒辦法必須要記工分。
他們知青必須賺工分,不論多少每天要趕海,反正不能當享樂主義。
“走吧,我們中午吃海鮮大餐。”唐衛國的桶裡還有不少海鮮。
“我要回去補覺,起來得太早了。”陸遠打著哈欠說道。
“反正你們條件好,不用去撬海蠣子。”白悅撿的海鮮都換了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