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乎陷入到一個悖論中,透過這種思路無法解決中微子捕捉調製器的問題。
第2個思路是把中微子捕捉調製器放在地面上,這也是一個不太可行的辦法。
中微子傳遞不像電磁波,電磁波像光一樣,雖然是沿直線傳播。
但在大氣層內因為空氣密度不同,還分為電離層,平流層等不同的層次。
無線電波的傳播形式有三種,直射波、地波和天波,通常直射波用來傳播電視訊號,天波和地波用來傳播無線電廣播電臺的聲音訊號。
哪怕是直射波,它也可以在大氣中發生折射和反射現象,它基本可以沿著大氣層傳播,只不過傳播距離稍短。
在華夏發一組電磁波訊號,位於美國洛杉磯的接收端一定能接收到它。
而不會直接沿著地球曲線的切線,直接發射到太空中。
中微子通訊卻不這樣,因為它不會在大氣層發生折射和反射,它會直接穿透大氣層。
中微子通訊按照筆直的路線,直接沿著地球曲面切線向兩旁傳播。
別說是大氣層,就是地球都可以直接被穿透。
只不過穿透地球的訊號經過地核影響,已經變成較為散亂的中微子訊號,無法用來傳遞準確的資訊。
這樣一來,除非是距離相對較短,要不然基站放在地面,遠方根本無法接收到中微子訊號。
中微子捕捉調製器又無法像手機訊號基站塔那樣隨意佈置。
一個是這樣做成本太高,浪費龐大的電能,哪怕是三大運營商加在一起,也供不起這樣巨量的消耗。
打電話一分鐘,直接收費100萬,哪個人也用不起這麼昂貴的電話。
另一個就是浪費中微子通訊網路的效能,本身就具有超遠途傳播的能力,只要放在空中就能規避地球曲面帶來的影響。
中微子通訊遇到的第2個問題。
中微子通訊基站不止要發射中微子訊號,它還要接收中微子訊號。
雖然趙照研究了專門用於發射訊號的中微子捕捉偵錯程式和專門用於接收訊號的中微子接收器。
但在一個相對尺度不大的地方,這兩種裝置會造成互相干擾。
比如中微子捕捉調製器就會接收到已經被調製好,準備讓中微子接收器接收的中微子訊號。
互相干擾之後,會造成中微子訊號的失真,影響中微子通訊的準確性。
周宇聽完趙照教授的訴說,他立刻明白中微子通訊的問題所在,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趙照教授依然沒有搞懂中微子捕捉調製器的運作原理。
因為中微子捕捉調製器是周宇為了急於求成,直接硬塞給墨子,讓趙照教授在意外情況下,直接製造出來。
他現在是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當然會弄得一頭霧水。
但趙教授也是在中微子通訊上很有天分,除了這個最核心的裝置,他靠自己研發出一整套與之相匹配的附屬裝置。
周宇立刻進入沉思狀態,他是去科技樹上檢視中微子捕捉調製器詳細資料。
科技樹上給出的中微子捕捉調製器資訊更加複雜,應該能讓他想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我要靜靜,已經有了大致的靈感。”周宇露出笑容道。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