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宗門大會結束之後,太上長老則是去研究元始煉炁錄和元始拳了。
至於那些長老自然是去讓自己弟子嘗試修煉這兩套功法了。
雖然李觀說需要找一下天賦強大的弟子來修煉,但是他們都肯定認為自己收的弟子都是天賦強大的。
肯定很快就能掌握了。
特別是那些洞明境的弟子,等到掌握了這兩套功法之後,突破到奪命境的機會又高了一層。
“少年天驕啊,看來我們長生道騰飛的時候到了,時來天地皆同力!”
尹寒衣的師父,陽康走出了長生道觀,俯瞰著底下的眾山,他其實也聽說過李觀。
但不是因為他戰績,而是李觀他那不弱於他弟子的煉丹天賦。
雖然尹寒衣沒有和他說,但自然會有人和他說,畢竟百草堂就是他在執掌。
雖然他有點眼饞,但他的弟子多是煉丹天賦極高之人,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也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但是現在看來,李觀不是煉丹天賦高,而是天賦就是高。
這種天賦能拓展到其餘的地方,堪稱全能的天才。
其餘的長老聽到陽康的話,他們想到兩年後長生脈又一次選拔了。
如果他們的計劃成功的話,那將是長生道變化之後,第一次進行弟子選拔,那必定會被人銘記。
只是不知道這個李觀到底趕不趕得上。
如果是之前的話,他們知道一個武者想兩年從入神境成為洞明境無敵的強者。
哪怕他們度過了如此多歲月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但是放在李觀這個妖孽的身上,那就說不定了。
李觀在入神境就能在見神境無敵,到時候恐怕剛入洞明境無需多久能就能直接無敵於洞明境了。
更別說以李觀的天資,悟性,恐怕不會很久就能入洞明境了。
現在他們也知道李觀在入神境真炁如此之多的原因了,足足四百一十三個穴竅。
這比起長生鍛意訣都要多七十二個。
多一個都多不少了,更別說多七十二個了。
入神境之上的就不用太擔心了,但是入神境之下的就需要思考一下了。
因為入神之後還能繼續開闢穴竅的,也就是說如果得到了更厲害的功法。
其實是可以換的,只需要開闢其餘穴竅而已。
而且會更加簡單。
但問題是,如果你的功法不是同源的,那麼很有可能因為真意相沖,甚至可能直接自身的真意潰散。
直接跌落到神力境。
沒有真意,真炁就是無根之水,沒有了源頭。
所以功法不是那麼容易換的。
但是元始煉炁錄是長生鍛意訣脫胎而出的,這其中的真意是遞進的,是承接的。
在元始道中,他們所感悟出來的真意,長生真意,或者說長生真意的源頭長生大帝。
乃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也是他的第九子。
所以長生大帝又稱元始真王。
這源頭乃是遞進了,所以更換功法其實完全沒有問題,對於化神境乃至以上的長生道門人來說。
這是一種純粹的增強,但是入神境的弟子其實可以先用長生鍛意訣來進入化神境。
然後再更換成元始煉炁錄。
這也是眾人商議的其中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