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東方斐告訴小棄生先站半個時辰的樁,然後就教他劍法。棄生一聽,高興得幾乎要蹦起來了,終於要學劍了。可是高興之後就發愁了。
“東方師傅,我沒有劍啊?”
“這個你不用管了,你只管站樁。”
說完自己就提著劍走進了旁邊的樹林裡。
半個時辰後,就見東方斐手裡提著兩把青白的木劍走了出來,形狀與真劍極為相似。
“東方師傅,你手中哪來的木劍?”
“我剛剛斬了一棵槐樹削成這兩把木劍,我們一人一把。”
“木劍也能煉劍?”
“那當然。大道至簡,大器無形,等你煉成一流劍客後,你隨便從地上揀根枯枝也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今天我就教你幾招。”
“太好了!”
“這招叫刺劍。這招叫劈劍。這招叫點劍。這招叫崩劍。這招叫撩劍。這招叫掛劍。今天就教你這六招吧。看清了嗎?”東方斐邊說邊演練起來。
“看清楚了。”
“那你來做一遍。刺劍,劍與臂要成一條直線。劈劍,臂軸由屈至伸。點劍,立劍提腕,力達劍尖。崩劍,沉腕要有力,力達劍尖。撩劍,由下向上,貼身撩弧,力達劍身前部。掛劍,立劍貼身掛出,力達劍身前部。”
東方斐一邊看著棄生演練,一邊糾正著他的不足。
“今天你就練習這六招,你要用心體會。我去玄倉水那邊釣會魚去。”
接下來的四天裡,東方斐又教了棄生雲劍、抹劍、截劍、斬劍、架劍、穿劍這六招,並把這十二招連貫在一起,在劍法的基礎配以劍指,加上一些步法、跳躍、平衡、旋轉等動作,合成了兩段劍術套路,傳給了棄生。
棄生刻苦練習,用心體會,漸漸地掌握了這一招一式的要領。
在接下來五天的時間裡,在天天熟練站樁和練劍之後,東方斐又傳給了小棄生虛心凝神、靜坐煉氣的入門功法,還傳給了萬丘老人發燒、咳喘、腹痛、中風和昏厥等一些常見病症簡單而有效的治療方法。
十多天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
“可惜時間太短了,所謂武功,所謂劍術,只能教孩子這點入門功法了。”晚飯的時候,東方斐漫不經心地說。
“莫非尊客要走了?”棄生的阿爺萬丘老人急忙問。
“是啊!我還要趕赴涿光山,那邊還有要事。”
“先生教了小棄生這麼玄妙的武功和劍術,我們全家感激不盡。”妻子嬌寶由衷地說。
“這短短的十來天裡,先生不但教了孩子武功劍術,傳給我們治病救命之法,還給我們講了很多山外海內的見聞,讓我們眼界大開,不僅我們全家萬分感謝先生,我們玄倉氏族、無妄山盟,都會對先生的恩惠感念不忘。”萬頃坡誠懇地說。
“修真悟道之人,真善為本,濟世為懷,不足道哉。”
“雖然我誠心地想留先生再多住些日,可心裡也怕耽擱先生的大事。”萬頃坡繼續說。
“有緣千里,總會再見。棄生這孩子天資聰穎,好學上勁,惹人喜愛,總覺得跟我有些緣份,我還想把他帶走,真傳道武劍法呢?”東方斐說著,半真半假地笑著用眼睛掃了他們一圈。
“孩子太小了,怕給先生添麻煩的。”嬌寶捨不得兒子,找了個藉口,臉上不由地一紅。
“那就把我這把青陽劍留給他,做個紀念吧!”
“這可使不得!”萬丘老人急忙辭謝,“那是您的隨身重器。”
“一把劍而已,算不上什麼重器。也是這孩子跟我有緣,就算給他留個煉身的器物吧!”
“多謝先生賜劍!”小棄生猛地站出來,朝著東方斐恭恭敬敬地彎腰鞠躬,行了一個大禮,猶如成人一般。
東方斐解下佩劍,右手橫舉過去,高聲道:“棄生,接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