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兩天,楊銘給劇組放了三天假,讓大家休息一下。火然????文?
劇組大部分人都沒有回家,而是待在獅城輕鬆幾天,畢竟飛來飛去,實在太累。
不過,楊銘還是飛回了燕京。
《劉長青》即將正式公映,現在呂萬松、姬飛鴻他們被巴伯帶到米國配合宣傳,一下子打亂了國內的映計劃,無奈之下,劉信盛與楊銘商議了一下,只能讓楊銘回來救場。
總不能電影映,所有主創人員都不在場吧。
雖然楊銘並不是演員,也不是導演,只是編劇,但以他的名氣就足夠了。
相比巴伯在米國那邊費盡心思,宣傳這部電影,國內就輕鬆多了,劉信盛只是按照以往的計劃,進行宣傳而已。
而且院線方面排片也都非常配合,《劉長青》雖然不是明星陣容,但就衝著東方夢工廠的招牌,楊銘金牌編劇的名頭,各家院線都為《劉長青》安排不少影院上映這部電影。
東亞電影市場同樣也是這樣。
另外,劉信盛代表楊銘,透過與季安民談判,收購其手中南洋新華中原電影的大部分股份,而中原電影旗下擁有新華排名第一的院線,後然經季安民牽線搭橋,楊銘又收購了呂宋本土的一家院線。
這樣一來,整個南洋的電影獅城,楊銘都擁有兩家極其重要的院線公司。
使得東方夢工廠的整個佈局,一下子完善很多。
現在,楊銘試圖準備收購朝鮮和日本的院線,然後與他持有絕大部分股份的東海院線進行整合,一旦整合完成,東海院線將會是東亞地區最大的院線公司。
不過朝鮮和日本那邊的談判,暫時還沒有進展。
楊銘只能耐心等待。
東方夢工廠已經不是四年前剛成立時的寒磣模樣,資源稀缺,行電影都需要分出很大利益,才能獲得院線的認可。
現在,凡是東方夢工廠行的電影,各家院線公司都搶著合作,條件也相當優厚。
沒辦法,誰叫東方夢工廠拍攝的電影,基本部部大賣,很少有票房失敗的存在。
另外,有東海院線這個底牌,劉信盛可以擁有實足的底氣,與其他院線公司談判合作。
楊銘匆匆回到燕京,休息一天之後,就出席了《劉長青》在燕京的映禮,引得眾多記者紛紛前來,差點沒把這場映禮,變成他個人的新聞佈會。
雖然他在映禮上,沒有回答太多其他問題,即使如此,那些記者也拿到了不少有用的新聞資料。
畢竟《劉長青》本身就是一個話題新聞。
《劉長青》同一時間,在全球範圍內公映。
東亞和米國都是大規模上映,歐洲因為此前計劃和時間的因素,已經來不及調整排片,只能還是按照先前的計劃,先小規模進行試映。
如果票房成績可以,相信那些院線公司肯定也會擴大放映規模。
《劉長青》映過後,立即引爆了元旦的票房市場,掀開元旦檔期的電影大戰。
同時,映第二天,各家娛樂媒體對這部電影的影評也紛紛刊登出來,叫好之聲,不絕於耳。
尤其在國內,劉信盛沒有按照巴伯在米國搞的那套,先弄個試映,所以,本土的影迷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
電影放映完之後,影迷反響相當強烈,好評如潮。
“在《劉長青》中看百年悲愴!清末的屈辱,永遠都是每一個華夏兒女應該銘記的一段歷史,提醒我們居安思危,不要忘記落後就要捱打;電影開頭就是一段感慨風雲,悲愴時局的對話,讓人情不自禁回到那個屈辱辛酸的年代。”
“清廷與列強簽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讓我感到整個人是熱血沸騰,點燃我們每一個華人內心的火焰;隨著故事展,片中一次次出現了列強開槍射殺中國人、騙取“豬仔”到金山做苦力的鏡頭,同時也出現了沙河幫這類仗勢欺人的惡棍以及清廷官員對外軟弱對內鐵血的情景,整個時代的壓抑氣氛瀰漫於鏡頭中。”
“這部電影雖然是一部功夫片,但卻是一部少有帶有靈魂的電影,內容並不都是打打殺殺,有兩個地方值得關注,其一是電影最後與劉長青對決的反派——山東武師嚴振東。確切的說起來,嚴振東並算不上絕對的反派,一開始他只是一個從山東流落到佛山的武師,靠賣藝為生。他的經歷是動盪時代,一個人的靈魂被大環境吞噬、人格隨之扭曲的過程,做出許多昧良心之事。”
“最後面對徒弟的責問,他也只能無奈嘆息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聽來令人感慨,亦是當世太多人的寫照。”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嚴振東的遺言對劉長青必然是有影響的。這便要說到這部電影值得關注的第二個點,中西文化的碰撞以及劉長青前後思想的變化。”
“導演在電影最後安排的一個對白也頗有意味,清廷官員望著遠處停滿列強艦船的海面,疑惑的問道:“金山?這世界上真有金山嗎?”劉長青則答:“如果這世上真有金山的話,這些洋船為什麼要來我們的港口?也許,我們已經站在金山上了。”
“或許,劇中的劉長青就是楊銘心中的健全國魂——不妄自菲薄,不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