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主要還是劇本的問題,前世楊銘看過龍哥那部天將雄獅,雖然他對龍哥拍這部電影的用意非常欣賞,但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無論是劇情,還是背景,拍的太糙了,硬傷太多。
15天建造城牆,這個誇張已經不是簡單的誇張,羅馬軍隊從沒來過西域,更不可能吞併西域36國,而最強大的漢軍卻一直不曾露面。
而且龍哥主演的角色,一副大學班幹部的面容,說教氣息濃重,總是憂心忡忡的模樣,令人看了非常不爽。
如果自己要拍有關大唐歷史的電影,那麼主要背景肯定放在中亞中東一代,這時,他的腦海裡不由想到令無數華夏子女惋惜不已的恆羅斯一戰。
三萬唐軍狂飆萬里,馬踏中東,與17萬阿拉伯大軍展開殊死搏殺,此戰以大唐失敗告終,整個中亞的歷史程序被徹底改變。
阿拉伯人俘獲了會造紙術的大唐士兵,造紙術由此傳入阿拉伯,並進一步流入歐洲,西方文明因此獲得了迅速發展。
這是一場在世界史上有重要地位,卻在華夏史上被有意忽略的戰役。
這是中世紀前期兩大帝國之間的巔峰對決。
這,就是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的怛羅斯之戰。
難道這要拍恆羅斯之戰?
楊銘心裡琢磨不定,但真要歷史來拍,結果肯定不討喜,誰喜歡看到自己的軍隊以失敗收場,哪怕當時這場恆羅斯之戰僅是大唐下面地方軍與一個帝國的開戰,而且唐軍雖敗猶榮,以少敵多,3萬人對陣17萬人,殺敵7萬餘人,如果不是盟友的背叛,誰輸誰贏,結果還真難說。
可是要是不拍恆羅斯之戰,那麼有關大唐在中亞一帶與阿拉伯帝國的戰爭,還真沒有什麼可以拍的。
想到這裡,他心裡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前世拍大唐中亞擴張歷史的影視那麼少了。
即使如此,楊銘的腦海裡還是不想放棄這個念頭,回頭自己要狠狠補下大唐的歷史,看看能否找到合適的題材。
至於大唐的內戰,他是不準備拍了,不要說前世,就是今世也拍膩了。
有了華夏官府文化部門的主動出力,三國之赤壁在歐洲與米國兩地的宣傳頓時輕鬆了許多。
畢竟國家的力量,根本不是一家公司所能媲美的。
於此同時,楊銘又給郭部長打了一個電話,給他想出一招,那就是在國外可以試著做一做有關華夏服飾文化變遷的主題。
可以說,在華夏的歷史上,除了滿清,只要是漢人的朝代,在服飾上那是極盡華麗之美,太有推廣意義了。
這也算是讓國外更加了解華夏文化的一個途經。
不要以為百年前滿清的懦弱,就以為能夠代表華夏的歷史,那隻不過華夏打個盹而已。
楊銘的提議也讓郭部長眼前一亮,這個確實有搞頭,不過對於楊銘話中刻意疏忽滿清這個朝代的意思,笑著搖搖頭沒有多做評價,他發現楊銘似乎對滿清這段歷史,總是有種強烈的憤慨和抵制。
但對郭部長可不能如此。
不管這麼樣,滿清這段黑暗的歷史,確實在華夏曆史存在,就像一個人,只要站在陽光下,肯定有陰影,那麼滿清就是這個陰影,歷史不容抹殺。
當然,今世雖然有不少人也對滿清的歷史充滿痛恨,但相比前世要少了很多。
因為今世的華夏實在是太強大了,偉人建立的華夏,早已讓華夏民眾重複往日天朝上國的榮光,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不要說歐洲,就是米國,也不被他們放在眼裡。
面對那些外面的繁榮富強,沒有任何羨慕。
因為他們的家鄉,只會比他們更加繁盛。
米國。
帝美影業所在的大廈。
哈里森拿著手機,點了點頭,說了一句話,就把電話掛掉了,然後隨手把手機扔到桌上,整個人慵懶的躺在椅子上,抬頭看著天花板,渾身有種說不出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