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線影業在好萊塢最輝煌的時候,撐死也就是三流公司,與泛美娛樂根本就不能相提並論。
巴伯現在固然是被泛美娛樂清洗,但只要他放出願意再次就職的資訊,相信會有很多公司過來邀請他。
就算不是來自巨頭的邀請,至少也是二流頂尖電影公司對他的邀請。
所以,現在他哪怕因為楊銘的收購,而感到小小的吃驚,但卻不會因為對這個年輕人能力的欽佩,而讓自己跳入火坑!
沒有人比他更加了解娛樂圈的規則。
這是一個贏家通吃,輸者一無所有的圈子。
有人總是會感到疑問,怎麼樣才能成為像泛美娛樂一樣的影業巨頭!
要達到什麼樣的條件,才能擁有好萊塢巨頭那樣的實力和影響。
資金嗎?
曾有不少身家不菲的富豪,帶著天文數字的資金,殺入娛樂圈,可經過短暫的輝煌,很快就隕落了!沒有雄厚的資金,這些富豪成立的電影公司,瞬間就變成了猶如街頭白菜一樣平凡的公司,一個浪頭打過來,很快就被淹沒了。
資金是影業公司走向巔峰必不可少的條件,但卻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知名導演?天王巨星?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的娛樂圈早已經過了一部電影打天下的年代,也沒有了早期時候一兩個巨星就能撐起一家電影公司盤子的時間,而且現在隨著娛樂圈規則的變化,只要你有錢,有足夠的資金,無論什麼樣的導演,無論多麼大牌的明星,都可以邀請加入劇組。
可以說,導演和演員並不是阻攔電影公司成為巨頭的攔路石。
巴伯執掌泛美娛樂數十年,在好萊塢浮浮沉沉這麼多年,自然有他獨特的理解,在他看來,巨頭之所以是巨頭,那是因為壟斷!
這不是對導演和演員的壟斷,也不是對電影院線的壟斷。
而是對內容版權的壟斷。
可以這麼說現在無論是出版市場,還是漫畫市場,所有暢銷的書籍和漫畫,版權全部都是掌握在那些巨頭的手裡。
不透過這些巨頭,其他電影公司想要投拍這些暢銷書籍漫畫的電影,根本就不是一件可能的事情。
最關鍵的是,這種壟斷是這些巨頭透過數十年不停購買各種版權積累起來的,其他電影公司想要打破這種壟斷,根本就不是一件可能的事情。
至少巴伯自己非常清楚,當初自己在泛美娛樂的時候,就一直安排專門的部門注意不停收購市場上出現的各種暢銷書籍和漫畫的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