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構想、彪悍的取捨。
若不是知道對方是女兒身,而且腦海中的山海經,也沒有提示對方是英魂,亦或是叛逆英魂,朱璃一定會認為,對方是一位名動千古的梟雄轉世。
一言方畢,千慕然的小腦袋,就高高仰起,顯然在為自己的高明之策,自得不已。
此刻,看在眾人眼中,似乎就連她那一身襤樓、髒得都分不出原本顏色的長裙,也顯得格外地高大上了起來。
尤其是她那雙慧黠的美眸,更是光彩四射,英颯凌雲。
鼻孔下方,那兩條晶瑩的麵條,也好像變得閃閃發光、光輝萬丈了起來,就連它,也好像要為主人的不羈壯語,增添一分絢彩似的。
一石八鳥?
李克用、王?、李全忠、劉仁恭,再加上塞外狄人,這才五鳥啊?
可不要忘了,樂彥禎、和朱氏兄弟,也在激烈地對戰中,朱璃若是按照千慕然的計策,趁著五方大戰之際,突然暴衝而出,橫擊五方。
以有心算無心,必然能將五方勢力一舉擊潰。
如果到了那個時候,樂彥禎、和朱瑾、朱?兄弟,在氣勢如虹般地、河朔精銳大軍的面前,還能蹦?多久?
等朱璃掃平了他們,剩下孤掌難鳴的王處存,難道他還能翻起風浪嗎?
一石八鳥,一點都沒錯。
千慕然之策,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敞開幽州的門戶,以幽州、瀛州等地的百姓為餌,任由狄人掠奪,誘使入關的狄人,越陷越深。
卻可以讓朱璃,在關鍵時刻,爆發一擊,一舉平定六路軍閥,重創入關的狄人,以及東進的李克用。
在千慕然的眼中,比起成果,敞開幽州的門戶,任由敵人劫掠,這點付出,微不足道。
可就是這點“微不足道”的付出,卻觸犯了朱璃的忌諱。
朱璃是什麼身份,撇開他的將軍身份不說,他只是一個草根,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他都是社會最底層,勤勤懇懇的一名土鱉。
有時候,人越窮、反而越單純,心地也就越善良。
相濡以沫、同舟共濟、同甘共苦等等,無不說明這一道理。
而朱璃恰恰就是其中的一員,他絕不願意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去傷害無辜的人。
在後世的社會中,就曾發生過真實的一幕,有人撿到了一個皮包,看到了裡面的錢財,就私吞了;豈不知,那是失主用來救命的錢啊,病人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期,結果喪命了。
私吞別人錢財的人,等於害了一條活生生的人命,但凡有點良知的人,他的餘生會安寧嗎?
難道他不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嗎?
當然,能做出這樣事情的人,應該也沒有良心吧。
就好像大家覺得,說幾句閒言碎語也沒什麼,看過《殺生》的人都知道,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那麼健康的一個人,最後沒病也病了,活活地被莫須有的謠言給逼死了,就是這個道理。
錯,不分大小,一泡童子尿,都能導致一個國家的數萬大軍,全線潰敗,更何況是小錯呢。
敞開幽州的門戶,就代表著,放棄了幽州一地的百姓;以幽州一部分百姓的性命、罹難為代價,卻換來整個河北的平定,這從計謀的角度來看,舍小求大,似乎無可指摘。
可讓朱璃親手將幽州一地的百姓,送給狄人劫殺搶掠,他會那樣做嗎?
不會,絕對不會。
“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這是朱璃曾經受到過的教育,千慕然的計策再好,只要傷害到大漢的百姓,朱璃都不會去做。
這是底線,無需多言。
朱璃不是個梟雄,甚至都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若不是山海經,幫他聚攏了那麼多的俊傑人物,他甚至還抱著竭力拼搏、只為能讓親人活得好一點的心思,在大唐的某個旮旯處,從事著繁瑣,而又繁重的勞作呢。
千慕然說完,目光炯炯地望向朱璃,她多麼希望對方,能立刻採納她的建議,那樣她就能報了滅族之仇了,可是,結果註定讓她失望了。
聽了她的諫言,朱璃冷冷地轉過身去,漠然道:“此事略過,以後不準再提,我們還是快點趕路吧。”
一言即出,朱璃轉身就向汾州的方向走去;除了兩個傻兮兮的小丫頭,小尾巴似的地跟上他外,其他人盡皆相顧茫然,在風中凌亂不已。
&n的眼中,他的眉頭就微了起來,略有所思,在他想來,千慕然的計策,絕對稱得上是神仙手筆,可就是這麼絕妙的計策,朱璃為啥不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