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的戰績,都說明朱璃,絕非等閒武將,可就是這樣一位能戰能謀的大將,在渭橋,卻被差點被李存孝給揍死,有此可見,李存孝是多麼強悍。
知道了這些,讓他在對戰李存孝時,就不得不拿出十二分的小心來了;好不容易搶得了先機,他又怎麼可能拱手讓出呢。
李存孝避開了望月槍,同時,一腳如流星,眼看就要踢在了龍且的手上。
好個龍且,只見他那踏在湖畔上的雙腳,瞬間就不停地交錯踏、跺於地,帶動著整個身軀,猶如螺旋一般地旋轉了起來。
身如輪槳、搶似滾龍。
那一擊刺在空處的望月槍,在龍且身體的帶動下,立刻就跟著旋轉了起來。
槍桿飛旋,不但迅疾無比,同時還震顫不停,一如一條響尾蛇一般,陡然就化作了一根抖甩不定的長鞭,徑直向著仰身望天的李存孝面部,迅猛無比地繃彈砸落。
二人交手,兔起鶻落,說起來話長,其實也不過就是眨眼之間的事情。
就在這眨眼的功夫,二人鬥勇、鬥智,機變百出,如果不是沙場老將,在應變上,絕對不能做到,如此的純熟和隨意。
放眼望去,昆明池畔,先機之爭,如火如荼。
李存孝鵬展千翔、萬般雷變;而作為他的對手,龍且同樣機變百出、龍翔鳳躍,這番爭鬥,好不激烈。
身臨其境,你立刻就會感到,凌厲的氣勁,迸射八方。
湍急的亂流,一如一道道風刃一般,不斷地撞擊在眾人的身軀上;那些修為尚未步入天玄的將校,老早就退到了五、六十步遠的地方。
不是他們不想就近觀戰,而是離得近了,他們根本就扛不住那風刃般的侵襲。
本來應該是一場龍爭虎鬥般的廝殺,卻因為李存孝自視甚高,一著不慎,淪落到了先機之爭的地步,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結果。
望著對戰的二人,場外的李法主等人,面色沉凝,一臉難看;而嶽鵬舉等人,卻振奮莫名、喜出望外。
如果龍且一直能夠保持著這樣的應變,將大戰拖延下去,等兩人體力耗盡之際,就是平手之局了,嶽鵬舉等人,又怎麼可能不高興呢。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嶽鵬舉等人
也是武人,自然不甘不戰自敗;可是對上李存孝,這位號稱河東第一悍將的他們,即便再不甘,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不是人家對手。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奮力拼鬥的龍且,說不定,還真能拖憑李存孝。
可是,有句話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無論人們,去什麼事情,上天,都不會順從人心的期望。
無論結果如何,總會有偏差。
爭鬥數十招,竟然還沒有搶到先機,別說李法主等人,對他不滿;就是李存孝自己,也十分不耐。
狂怒之下,就見對戰的場中,李存孝突然一改鵬展千翔般的機變,整個人猛地就化作了一條彈射而出的狂蟒。
狂蟒瘋癲,隨風狂曳,一如風眼中的勁草一般,搖擺不定。
任誰也想不到,一向以剛猛無鑄、力大無窮著稱的李存孝,竟然在這個時候,還能做出如此妖冶的動作,那狂浪的模樣,可不就活脫脫地像個、沒有骨頭的窯姐一樣嗎?
身法的突然變化,確實打了龍且一個措手不及;蕩婦一般的李存孝,以妖冶的身姿,輕易地就避開了龍且的槍鋒。
同一時間,就見得勢之後的李存孝,立刻一撾如塌天,勢若隕星、兇狠無比地向著龍且當頭罩下。
誰也沒有想到,變化來得這麼快,幾乎快過了人的思維,即便是李法主等人,看到這一幕,也目瞪口呆了起來,只見他們使勁地眨了眨眼睛,不肯相信眼前的一幕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