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今夜的會議到此為止,眾人若是無要事的話,暫且先退下吧。”周瑜向魯肅輕一頷首後,遂又轉首向廳中一干文武謂道。眾人聞言遂紛紛起身答應,旋即各行離席。
只不過有些人卻是留了下來,其中正有魯肅顧雍以及呂蒙朱然黃蓋韓當等在軍中擁有一定地位的文官武將。那些離開的人發覺,卻也沒有覺得奇怪,卻都是明白,周瑜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與這些在軍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商議。當然卻也有些人,不免感到失落,同時也希望自己有早一日也能夠參與進去。
少時,卻見大廳顯得空曠起來,大多人都已離去。此時,卻看顧雍面色一凝,起身便向周瑜問道:“大都督此舉未免太過冒險了。所謂知人口面不知心,更何況在那賀公苗行動之前,你根本就沒有對他有任何的提示甚至是暗示。但若那賀公苗真的向曹子孝投誠,或者是對我軍懷有了怨氣,那豈不前功盡棄?”
“嗯,元嘆此言是理。大都督為何對此人的忠義如此信任呢?”呂蒙聽話也不由面色一沉,向周瑜問道。
周瑜聽話,笑了笑,道:“呵呵,我倒也並非有絕對的把握,但如今事態膠著,而飛虎口一戰,我軍更是輸不起。畢竟此番,我幾乎傾江東之軍力,前來攻打荊州,但若我軍落敗,江東定然元氣大傷,但若曹軍乘勝追擊,不惜渡江前來追擊,江東甚至會面臨滅頂之災!!”
周瑜此言一出,就連在場這些在孫軍之中具有一定地位的年輕才俊以及老元臣都不禁紛紛變色。
韓當立即一拍胸膛,囔囔叫道:“那可不行!!江東乃是孫家的基業,豈能有失!?老夫就算拼了這條老命,也決不能讓曹軍的賊子得逞!!”
卻聽韓當喝聲驚人,這一大喊,正座大廳都好像在搖晃似的。
“呵呵,老將軍好氣概。我江東正需老將軍這般剛烈忠義的壯士!若是人人都如老將軍這般,我孫家軍豈有不勝之理?”倒是周瑜面色不改,依舊一副泰山崩於眼前而色不變的樣子,並向韓當讚道。韓當一聽,眉頭一挑,道:“周小兒你先別急著給老夫戴高帽子,老夫且先問你,竟然你對那賀公苗也沒有絕對的把握,為何又要把事關整個江東的存亡交付到此人手上呢?再說退一萬步來說,如今可是我孫家軍有負於他,就算他向曹子孝倒戈投誠,倒也說得過去。”
“嗯,韓老將軍此言是理,對此肅也心存疑惑。”魯肅聞言,扶須把頭一點,遂投眼望向了周瑜。
周瑜笑了笑,道:“我對這賀公苗雖無把握,但卻對另外一人,有絕對的信心。”
“哦?不知大都督口中所提的到底是何人?”黃蓋聞言,面色一沉,下意識地問道。
周瑜聽話,笑了笑,然後不緊不慢地道:“自然是我江東孫家的討虜將軍(孫權將號)。”
“二公子!?”韓當聽話,不由驚呼一聲。周瑜則一凝色,道:“我曾記得,當初我正要從江東起兵征伐荊襄,臨出兵前,討虜將軍特地帶來此人,並撫其手,稱此人忠義,心思敏捷,並能在一年內,征服山越各族,前途無限,可當大任。而難為可得的是,此人韌性極強,並懂揣摩人心,卻又有著寧死而不負君主之志,得此人勝於千軍萬馬耳!”
“二公子竟對此人評價如此之高!?”顧雍聞言,不由神色一變,驚呼而道。
“可就算這賀公苗如二公子所言,但他並不知大都督的心意,又如何配合行事?”魯肅卻很快想到了另外一層,並向周瑜問道。
“呵呵,誰說本都督對他毫無提示?在今日他臨出戰前,曾贈予他一柄寶刃,其形態如鐮,內刻‘忠’字。而本都督也觀察過此人有一段時日,才決定把這事關江東存亡的重要人物交予此人身上,此人確實是個才思敏捷的人才,想必定能領悟此意。”
《想看本書最新章節的書友們,一下雲\來\閣,或手機訪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