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就在,楊浩猶豫是不是撤回一部分軍隊時候,一份加急戰報,徹底打消了他的這個想法。
顧國東方的方國昆吾差一點在流民的衝擊之下被攻破了城邑,雖然勉強的苟活下來,但也被那些飢餓的災民劫掠了一番。
而在這些劫掠的隊伍之中,不僅有活不下去了小部落,也有趁亂起事的底層奴隸。
仗著人多勢眾,這些人肆無忌憚的燒殺搶掠,肆意的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
楊浩不知道沒有自己的那個時空是怎麼解決這次天災人禍的。
最有可能的是夏啟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畢竟另一個時空,剛剛新生的夏王朝,國力在最為鼎盛的時期,各路諸侯也都臣服在夏啟的統治之下。
憑藉各路諸侯手中的軍隊,與夏啟的號召力,完全有可能輕而易舉的平定這次的叛亂。
而自己的齊國在正面戰場將夏啟打的慘敗,可以說讓夏啟的威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各路諸侯也對夏啟貌合神離。
這次的災難,沒了夏王朝的威懾力,各路氏族與方國都在各自為戰,根本的不到任何的援助。
如今的局面,讓楊浩意識到自己的到來對這個時代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偏移了正常的歷史軌跡,
楊浩知道事態嚴重了,這些沒有及時被鎮壓下來的災民,很可能會成燎原之勢,齊國也在這顧難民潮的威脅之下,這時候召回軍隊無異於取死之道。
楊浩已經五年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立即讓少炎從國庫中調撥糧草送往前線。
無論如何,楊浩不能讓自己根據地受到破壞,這是關乎他爭霸天下的大計。
楊浩的擔心很快就成為了現實,洪武元年二月末,此時距離春天還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齊城北方數十里的地平線上,大批衣衫襤褸的難民吃光了路上所有能吃的東西,滅絕了一個又一個部落後,終於向著齊國逼近。
這些難民雖然看似是一盤散沙一般,實際上這些人都在聽從一個叫做甸部落命令。
這個部落對於跟隨楊浩的老齊人來說也許會有些陌生,如果讓他們想起數年前的趕墟時候被劫殺的那一次,絕對能夠記起這個部落。
甸部落的首領,曾經劫殺過楊浩的那名壯漢,被自己的族人簇擁著,如同巡視領地的帝王一般。
這場雪災對於其餘部落來說可能是一件壞事,但是對於他來說,卻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甸部落本就靠著搶劫其餘部落為生,當雪災後,劫掠一些南下的部落,又裹挾這些人將四周敵對的部落都洗劫一空後,卻沒有迎來昆吾或者諸夏部落的打擊,這讓他的野心頓時膨脹了起來。
隨著難民越來越多,他的隊伍如同滾雪球一般壯大,為了維持這個臨時拼湊起來的勢力存在下去。
壯漢只能如同蝗蟲一般不斷的劫掠,而那些不肯歸順的小部落,其族唯一的下場就是被剁碎了做成食物,以餵飽這些追隨自己嗷嗷待哺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