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炎奇道:“能增加數倍的產量?”
楊浩點頭道:“如果說之前一畝地的產量只有數十斤,換作目前的犁地深耕模式,吾估計一畝地能產出一百多斤粟米,要是施肥澆水,一畝地當可達到二百斤左右,一個人三畝地,保守估計,一季收成將是極其可觀的。
加上部落如今放養的牛羊,與捕魚等肉類補充。
你們想一下,吾大齊將會是何等富足。
”
楊浩這話除了有些許的吹牛之外,也有他的一部分前世的經驗在其中。
而歷史上,如果說按照戰國時的穀子的產量來計算,一畝地差不多有七八十斤,東漢時候而達到了將近百斤,而到了唐宋到了二三百斤。
上古時期和唐宋的穀子品種有變化?楊浩認為並沒有什麼變化,穀子還是那些穀子,變化的只是耕作方式而已。
大齊部落現在完全摒棄了那種粗獷的耕作模式,而現在有了充足的糞肥作為補充,沒理由達不到唐宋時期的水平。
一個人三畝地,將近六百斤的糧食,足夠在這個時代養活一個家庭。
而這六百斤只是,加工好的淨剩餘,完全沒有考慮到穀糠這種東西。
對於食物豐富的現代人來說,是沒人吃糠的,但是楊浩卻不得不把這東西,也算進部落的糧食儲備中來。
如果遇到災年,這東西就是救命糧。
少炎和寅對數字也是極其敏感的,聽到一畝地二百餘斤的產量,二人的眼睛都直了。
他們現在一天一個人最多吃一斤米,這還是不算其餘輔助食物的情況下,那麼一人六百餘斤的糧食,那得吃多少久,就算是一天不吃兩頓飯,吃三頓飯,那啥也不幹也能吃上數百天。
當然二人知道這是理想的情況,實際情況要遠比這複雜的多。
但這已經足夠讓談的驚的無與倫比了。
“二百多斤,首領您您說的是真的?”
寅由於國度的興奮,甚至都有些結巴起來。
楊浩道:“只要嚴格按著吾教的辦法耕種,自然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這真是太好了,這樣一來,吾大齊何愁還有沒有吃的。
”
少炎興奮道。
而寅卻冷靜許多,知道鳥糞的寶貴後,不得不往更深的一層去考慮。
“首領,那鳥糞島如此寶貴,距離東夷又如此近,屬下擔心東夷會有覬覦之心。”
楊浩點頭道:“東夷卻是個問題,我們現在和他們是盟友,鳥糞的作用短時間內不會洩露出去,但是早晚會被他們發現。
我們我做好與他們斷盟的準備,鳥糞島是屬於吾大齊的,任何人想要染指,我們必須將他們打回去。”
二人點點頭。
寅道:“首領,如果這一季的糧食真的有這麼多,那麼我們是不是考慮一下擴軍的事情。”
楊浩摸著下巴沉思了一會兒,道:“軍隊規模暫時保持現在的規模。
吾族和其他族群不同,吾族的軍隊不從事生產,如果軍隊過多,其餘地方的人手便會不夠。
我們只能透過提升士兵的裝備和訓練,來提高軍隊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