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
眨眼之間,數日光陰過去了。
“這就是雍王的手段嗎?”張經臉色蒼白,整個人臉上毫無血色,好像是一個人陷入三九寒天的野外。
對張經來說,他現在面對的局面,比三九寒天還恐怖。
他手中的一封書信,是他父親寫給他的。
張經心中一直以來的擔心,終於爆發了。
書信之中,寫什麼並不重要的,重要的說明。他父母家人已經落入雍王的手中了。
“雍王仁德,豈會做這樣的事情,不過,浙江巡撫何文淵何大人卻沒有這份心了。”雍王這邊的使者說道。
他並沒有說慌。
的確,這個計策正是何文淵所獻。
何文淵想迫降張經。
張經是一塊硬骨頭。他來到寧波之後,種種手段,彷彿要將寧波打造成銅牆鐵壁一般。寧波城要比福寧城堅固多了。
唐宋時代的城牆先不用說,在元代,蒙古人為了消除漢人的抵抗意志,大量的拆除城牆。寧波城牆也被拆除了。但是在方國珍亂起的時候,元朝再次重建城牆。
進入了明代,基建狂魔朱元璋大規模重修城牆,寧波也在重修之列。寧波城的規格在福寧城之上,福寧城只有四個城門。而寧波城卻有六個城門。當然了寧波城有一點比不上福寧城,那就是福寧城在正德年間重修過一次。
不過,這一點在張經的手中根本不是事情。他此刻就徵召全城民夫,整修城牆,沒有材料,就開始拆除城中的房屋,總之,不惜一切代價強化城牆。
朱厚煌面對寧波都有些發愁。
據說西班牙人想用三千士卒征服大明,不過,他們探查過,就認為,大明所有的城池都已經城堡化,不是三千士卒,能打下來的。
這在朱厚煌看來,不過是一個笑話。
但是再怎麼是笑話,也能說明一個問題。
朱厚煌可不願意,一城一城的攻打下去,如果這樣大即便雍軍有百萬之眾,也打不下去。
所以,朱厚煌一直再想尋求野外決戰。但是楊一清好像是知道朱厚煌所想,所以,寧可連連失地,也不願意與朱厚煌野外決戰。
所以,朱厚煌才採納了何文淵的迫降之計。
“雍王殿下之意,我已經明白了,只是吾自束髮讀書以來,就知道忠孝之意,家父從下諄諄教誨,莫不是移孝作忠。我寧死也不會投降賊子的,父母養育之恩,只能開始再報了。”張經咬著牙,恨不得將所有牙齒都咬碎,幾乎一字一頓的說道。
張經心中猶如刀絞,將雍王與何文淵恨到骨子裡面了,繼續說道:“雍王大逆不道,就知道心中沒有丁點忠孝之意,只是不知道雍王九泉之下,何以見先帝於地下。”
張經說道:“趕他出去。”
“是。”張經的親隨立即將雍王使者趕出去了。
“大人,還去巡城嗎?”親隨問道。
張經抬起頭來,雙眼之中充滿了血絲,這些血絲好像是瞬間炸裂開來的。
張經說道:“豈能因為私事,而誤國家大事。繼續巡城。”
或許有些人是偽君子,但是大部分大明士子來說,他們從小讀書,忠孝之意,灌入骨髓之中,張經絕對是孝子。
但是到底做孝子還是做忠臣的分歧放在張經的眼前的時候,張經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他只能忍痛選擇國家大義,他心中痛苦卻不是別人能夠知道的。
“下去吧。”朱厚煌聽了使者的彙報,將使者打發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