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
“南都就是一個圈子,大工地,哪裡什麼都有,就是沒有人。”吳庸臣說道。
吳庸臣詳細的給楊慎解說。
吳庸臣對南都的影響相當不好。或許是因為他在大員長大的,雖然大員的規模小了一點,但是比起內地一些繁華的縣城,也相差不遠,再加上少府的一些工坊,更是人煙很多。
但是南都啊?
南都的建立用了大量的奴隸。
對,就是奴隸。從各地部落哪裡賣來的奴隸,這些奴隸有相當一部分死在工程之中,還剩下不少,但是卻不能讓他們進入南都城居住,因為在朱厚煌的規劃之中,南都城之內,要全部居住著。
因為朱厚煌不信任這些人,朱厚煌希望將烈屬,東雍的官員乃至重臣,大多數居住在南都之中,最少當兵臨城下之後,南都可以萬眾一心,堅守下去。
正因為如此,朱厚煌遷都過去之後,帶走了大批的人口,但是依舊填不滿南都城。
吳庸臣也沒有注意,絮絮叨叨的將南都的情況告訴了楊慎。
楊慎一點一點的將這些資訊歸併過來。從而建立起自己對南都的印象。
時間不慢,不過一天的時間,順風順水的楊慎就來到了澎湖。只是一到澎湖,就大吃一驚,暗道:“這數年不見,澎湖可是大變樣了。”
楊慎在的時候,東雍就那麼幾個縣而已,澎湖是其中最重要,有收入的縣,自然被楊慎重視,現在想想,當初澎湖的重要資料,楊慎還能記起來。
只是不過短短几年,卻不想澎湖有這樣的變化。
澎湖的媽祖港面對的是一面半封閉的海域。
當初澎湖的媽祖港,不過數道棧橋碼頭,而現在看來,黑壓壓的一大片,似乎將附近可以建造碼頭的地方,全部擴建成碼頭了。
一時間楊慎甚至沒有看出來,這個碼頭上能同時容納多少艘船。
不過,現在看來這媽祖碼頭的船的狀態不好。
一部分船就媽祖港北邊,沒有停到最好的位置上,而其他位置上,大多數是空空如也。
楊慎不由的感嘆道:“數年不見澎湖碼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實在是”
一時間楊慎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了。
吳庸臣說道:“叔父,這媽祖港這幾年不比當初,沒落了很多,想當初,媽祖港幾乎上所有碼頭都停滿了船,幾乎沒有位置了。可是現在,因為海禁的關係,大部分少府船隻都被掉到南方,從事香料貿易了,這裡還有一些南洋到日本的商船停留,一些來這裡銷贓的海盜之外,就沒有其他船了。”
“澎湖沒落了。”吳庸臣說道:“如果不是沒落了,當初手上沾血的海盜根本不會讓進來。”
澎湖的沒落不僅僅是因為海禁的原因,還有北港,大員的崛起。
東雍初建時候的澎湖,就海貿的中心地帶,幾乎上是佛郎機人與大明商人交易的首選地,畢竟海商也不善茬,沒有一個擔保人,說不定,這一點就是一場火拼。
澎湖也是在這樣急速擴張的貿易之下,成長起來的。
但是現在因為海禁的原因,東雍無力也不能去調賬大明禁海政策,只能想辦法用自己的生產彌補貨物的虧損。
少府的重點,也從貿易商變成了出產商。
少府的產業大量在大員與北港兩地,所以很多與東雍做生意的人,乾脆在兩地做買賣,就不來澎湖了。
這也搶奪了澎湖的資源。
除非海禁再次鬆弛,否則澎湖的黃金時期就要過去了。
“各位官人,需要腳伕嗎?”
船一靠岸,立即有好幾個牙人前來招攬生意。
楊慎的腿不方便,就叫了一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