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雍王 > 第二卷 南洋 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

第二卷 南洋 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 (第1/2頁)

第一百二十七章 東雍兵制

“金礦。”出聲驚叫的不是別人,而是吳行之。吳行之本來並不是一個貪財的人,但是為朱厚煌理財,時常為財政短缺之事。早已變得黑眼睛見不得白銀子,更不要說金礦了。吳行之本來對進攻北港持反對態度。

並不是對進攻不看好,恰恰相反,是對進攻的看好。知道一旦攻進北港之後,就需要花大把,大把的銀子善後。作為主管財政的吳行之理財思想很簡單,就是想盡可能的少花錢,最後不花錢。對任何花錢的事情,都是持反對態度。如果讓吳行之來做決策,他絕對想安兵不動幾年,等大員,戚氏兩地經營成熟地之後,再做計較。

同時,他還對任何能增加財政收入的事情,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一想到金礦。他立即導向支援出兵了。說道:“殿下,不知道何時出兵,臣真好準備糧草。”

朱厚煌笑道:“這一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需要準備很多事情。”說話之間,朱厚煌轉過頭去,看向楊慎。所有準備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獲得楊慎的支援。

楊慎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殿下,自臣到東雍以來,絡繹不絕到東雍,已經有萬餘人了,不過大多數是江西,與北直隸傳送過來的犯人。福建民間,對移民東雍,還是心存疑慮的,臣本想過一段時間,放一些福建籍士卒還鄉。這樣一來,好引導福建民間貧家投奔東雍。還有戚氏軍來報,雖然戚將軍一戰,大肚王國打怕了,但是戚氏軍深入東雍腹地,四處都是蠻夷,時常有蠻夷騷擾村落,可以說戚氏軍自保可以,想調戚氏軍計程車卒,就不用想了,殿下身邊只有千餘精卒,這千餘精卒雖然厲害。但是征服北港卻不是萬全之策。臣想是不是,試一試殿下所言之策。”

朱厚煌問聞絃音而知雅意。知道楊慎所說的之前所言之策,就是雍王親衛為骨幹,以各縣縣兵為血肉組建大軍。

朱厚煌身邊的親衛雖然一直在保持千人上下,其實士卒也換了不少,比如戚景通在戚氏的時候,朱厚煌支援了一百老卒,這一百老卒現在就是戚氏軍的骨幹,同樣,在大員,在澎湖也是同樣的。各縣的縣兵都是由出身雍王親衛為骨幹組建的。

朱厚煌對自己身邊的親兵甚厚,可以說言傳身教,所有親衛都是朱厚煌弟子,這樣一來,雖然朱厚煌對各級文官的控制力少一點,但是對軍隊的控制卻是鐵板一塊,雖然水師有一點雜音。但是並沒有在朱厚煌控制之外。

朱厚煌所想的模式是漢代的模式,漢代中央直接控制的軍隊不過數萬而已,但是一旦打起仗來,兵力就能打著滾的向上翻,可以到數十萬的數量,在戰鬥力上並不會減少多少,就是因為這個模式,數萬北軍不過是種子而已。

朱厚煌能整合大員,澎湖兩縣的縣兵,輕輕鬆鬆能整合兩千多人。蓋因因為移民的原因,現在大員與澎湖都是壯丁比較多,老弱比較少。

所謂雍國治下大約有三四萬丁口,負擔三千士卒雖然比較困難,但是咬咬牙還是能支援下來的。畢竟縣兵這東西,根本是服役,守家在地。也是有休假的,也不算是完全脫產。

“好,果然是好主意,正好讓試一試,有什麼問題。”朱厚煌眉飛色舞說道:“此前都是孤仿造漢制所創,不運試一試不知道,其中有什麼異想天開的之處。”

其實這一戰本來就是必勝之事,權當練兵了。

不過這樣一來,出兵之事,就更不草率了。

“殿下,各縣縣兵雖然已經有了,但是到有幾分成色,還有北港的鐵礦的詳細情況,到底是要派人探查一下。本月之內,恐怕出兵有一點困難。”楊慎說道。

“那就下一個月吧,乘著半個月,孤正好巡視一下三地。”朱厚煌說道。

“正有一事,臣正要去請殿下。十月二十七,是陛下的聖壽,殿下可準備送什麼壽禮嗎?”楊慎問道。

正德的生日,朱厚煌一拍腦門,說道:“哎吆,孤將這件事情給忘記了。楊師,可想好送什麼禮物了?”

“臣到覺得有一樣東西適合,就恐怕殿下捨不得。”楊慎說道。

朱厚煌問道:“什麼東西。”

楊慎左右一看,吳行之,許棟,汪直,俞大猷都是機靈人,那裡看不出來。楊慎有私密話要對朱厚煌說。立即起身告退。

最新小說: 我為隋帝楊廣 五個大佬男友碰面後,我以死謝罪 長女璟妧 炊煙 長亭短,嘆紅塵 攤牌了!這太子妃我不當了 還政於朝之歸魏 原始人日記 大離守夜人 靖安侯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大宋世祖 美人與我畫押,讓我臥底偷家 紅樓,我成了寧府玄孫賈薔 明末賊王 我真的沒想當皇帝啊 戰國大權臣 東晉之寒門崛起 錦繡良緣:夫君在上 逍遙小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