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和這個Up主說的一樣,這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題材的戲,它的很多東西,其實都是為了展現出那層底下的深意所刻意表達出來的。
而《讓子彈飛》牛逼就牛逼在,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而不侷限在一種內容。
這就是所謂的一千個讀者眼中,能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意思。
影片從開頭到結尾,過了十幾分鍾,吳罪也不得不點頭。
確實,這個影片做的很好,也不是所謂的‘佛波勒’之流簡單的概括一下劇情所能比的。
這姑且也算是半篇真正的影評了。
之所以算半篇,終歸還是因為,這種通俗語言表達的影片,才更容易讓觀眾們接受。
吳罪也給影片點了個贊,設定了一個轉發。
然後,他點進了評論區。
現在評論區,已經有足足上千條。
“打卡,我已經去看了,吃了UP的安利,怎麼說呢?這確實是能夠給人帶來驚喜的作品,不是無意義的追求搞笑,很多細節都透露著對現實的反思。”
“導演是個天才,但是我想說的是,那個叫做吳罪的演員才是個真正的天才,他才是這個故事真正的編劇,而且這部片子的配樂也是他來完成的。”
“我對吳罪這個名字並不熟悉,在今天之前也從沒有留意過,但是今天,我記住這個人了。”
“你敢信嗎?這是個素人。”
“不過有一說一,這個人是真的很適合演反派,長的太兇了,這在我們那,路上被警察看到了是會被盤問的。”
“我之前去看了《巨梟》,但是都沒有給我帶來這麼大的驚訝,也沒留意過演員是誰,但是今天再看,好傢伙,大半個內娛都被一個素人吊打了,這種渾然天成的演技,還有這種和影帝對戲時絲毫不落下風的冷靜處理,加上對於故事的理解。”
“很難想象一個素人是怎麼搞出這個驚人的故事的,這真的是一個很有溫度的故事。”
“裡面的很多片段,都足夠令人深思,包括六子的死,不就是今天的網路暴力嗎?造謠隨風吹,闢謠跑斷腿,人們總是樂於以他人的痛苦來當做自己快樂的源泉。”
“這個人,我粉了!”
“對了,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吳罪其實是有B站賬號的?他是入駐了B站的。”
“是嘛是嘛?”
“@吳罪:這就是,直接給你們直通車了。”
.....
吳罪,他的名字,終於被人提起了!
這就是演員與流量藝人的區別所在,一般對於演員來說,更注重的是作品,那麼觀眾對於其的第一印象自然也就是作品。
很多演員可能能讓人很眼熟,可能出現在一部作品裡面能讓人一眼就認出來,但是真正走到人面前的時候,人們或者根本不知道他是誰,連名字都說不出來。
以自己本身作為賣點去營銷的,那是流量藝人,是靠臉吃飯的。
作品紅而人不紅,才是大部分演員的現狀!
而吳罪,好似從這一刻開始,終於有一點點破壁的跡象了。
在此之前,他的B站粉絲數量只有1萬出頭。
然而現在卻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