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就任。
盧植聽蘇曜沒有表示反對,當即心下稍安的同時又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畢竟,下來這個才是重頭戲!
但是,他卻沒有直接告知目的地,而是問道:
“且問君侯,汝是想去那太平富庶之地,還是動盪混亂之地?”
盧植的話問的蘇曜一愣。
這還有選擇權嗎?
當下,蘇曜立刻道:
“為天下安寧計,自當在混亂之地一展所長。”
若是在過去,只是單純為了爭霸天下。
那現在的選擇自當是一個富庶的太平大郡,用心種田,靜待天下大亂。
然而現在,在經歷了這麼多後,蘇曜的想法再次有了變化。
既然到現在都沒有發現有任何其他玩家的跡象,那他還何必按部就班。
完全可以找一個又快又好,還能儘可能少的對全國造成破壞,使百姓們少受苦的方式來完成他平定天下的大業。
既如此,那自然是應該前往動盪之地,護一方平安。
而且,也只有在這種地方,他的武力才有價值。
“蘇君侯果真是國之棟樑,心繫天下,盧某佩服。”
盧植點了點頭,又道:
“既然君侯有此心,那某便直言不諱了。”
“陛下有意讓君侯留任幽州,協助劉使君處理戰後問題,最好是能擒殺張舉,克竟全功。”
蘇曜一聽便明白了。
這皇帝陛下還是頗有些好大喜功的意思。
這次北伐聲勢浩大,雖然攻克盧奴,也收復了幽州郡縣,但最關鍵的賊首張舉卻拋妻棄子的一溜煙跑了。
這無疑是給心裡留了個大疙瘩,別說皇帝了,蘇曜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
不然,他也不會讓甄家想辦法把細作潛伏過去。
這件事可以說是兩人共同遺憾。
要知道,這幽州之地,地處邊陲,民風剽悍,且叛亂勢力尚未完全肅清,殘餘勢力依舊活躍。
蘇曜只要開啟地圖掃上一眼便能立刻發現,幽州內外敵對勢力的紅色分佈格外扎眼。
不但烏桓人,鮮卑和高句麗人等也在這次張純張舉席捲幽冀的叛亂中扮演著在邊郡趁火打劫的角色。
同時,張舉作為叛亂的首領,雖然逃亡塞外,但一朝為帝的他顯然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野心。
若有機會,他未必不會再糾集殘部,甚至勾結境外勢力,捲土重來報復。
唯有將這張舉擒殺,才能算是給這次事件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但顯然,皇帝不可能親自帶兵去塞外的。
而蘇曜,作為此次北伐中最為耀眼的人物,自然成為了皇帝心中最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