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看到這副場面都會有所意外,包括餘念自己。
因為沒有道理。
過去的幾千年間,人們總是想規避一些東西。
可能是天災,可能是人禍。就像麋鹿遇到雄獅,想要不顧一切的跑開。
一直以來,人腦都是最完美的判斷工具。藉由這副碳基身體的幫助,感知透過電訊號轉遞給大腦,最終得出一個模糊的結果。不論是求雨的巫師,還是沙場上奮戰的戰士,都在憑藉一次次判斷,努力讓自己在某些機率之外。
比如,不下雨的機率,被砍中的機率。
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有跡可循的東西。
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事,都有辦法追述它的結果,或者是防止它的發生。
但不管是科學家還是計算機,都曾經說過,想要達到這個目標,他們需要一些不可能拿到的東西。
全部的資料。
這個世界每一個量子的微小擾動,都是資料。只要能得到他們,計算他們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所有事,以及未來會發生的所有事,他們都會清楚。
資料是一切。
而如果給任何人機會,他們都會嘗試做這樣一件事,那就是收集所有的資料。
餘念就是在做這樣一件事。
“讓所有的危險都被排除在機率之外”,這是當屆聯邦總統上任時的宣誓詞,他為餘念發聲。
所以對這個結果最意外的就是餘念自己。
三千年前的老朋友,把武器埋入他自己的血肉之軀,就為了近距離的殺了他。
永生者們很瞭解自己,因為他們有彼此研究的物件。喬治如果有他不知道的恩賜,他也不會狼狽的在中世紀裡苟活著。
最危險的是他們的信念,而不是肉體。
所以當餘念確認了喬治的信念和他相同時,他暫時收起了他的疑心。
他了解這幾千年來的老朋友,他們彼此的本質都是人類,不管他在教堂裝什麼聖人,當遇到最重要的問題時,他們總是可以站在同一戰線。
喬治沒有理由殺他,竟然3000年來他沒有任何動作,沒必要在今天動手。
所以當心髒感受到那冰冷的軍刺時,餘念明白了什麼。
“你……要死了?”餘念沒有低頭,經年累月的軍旅生活,讓他在這種時刻都保持著驕傲和鎮定,只是當他猜想到喬治的動機時,連他都有些不可置信。
如果說還有比永生更可怕的事,如果說,當永生擺在他面前時,他還能做出另一個選擇,餘念絕不相信這是因為信念。
而是因為死亡。
即使拿到孫無情這種寶貴的樣本,餘念認為,傾盡整個聯邦之力,至少也要20年才能達到他的目標。這個估計還是在他把孫無情囚禁在聯邦之時算出來的,現在他的身體變得如何,都還不好說。
但終歸是需要時間的。
而喬治等不了。